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是一所公立三級中醫骨傷醫院。醫院骨傷科是國家中醫骨傷重點專科,醫院以“骨正德厚 精術致新”為院訓,以“用品牌立院,以文化鑄魂”為辦院宗旨,充分體現“仁和精誠”的核心價值觀。在中醫院文化建設過程中,以築牢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做好中醫文化建設五個堅持。
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
堅持初心不變,構築核心文化體系
通過準確定位文化和精神理念對醫院發展的作用,把醫院建成環境優雅,特色突出,療效確切,收費合理,服務優良,人民滿意的中醫骨傷專科醫院。建立了一整套核心價值體系。包括辦院宗旨、發展戰略、院訓、行為規範、辦院方針、人才理念等。通過編印院內《核心價值觀》讀本,創作院歌,舉辦院歌培訓,開展短視頻製作培訓等,推廣深化核心價值理念。通過積極推動醫院專科發展,樹立了在全國具有學術影響的、地域特色鮮明的“渝州正骨”品牌形象,使得醫院在人民群眾中良好的形象和廣泛認可度。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風尚,加強宣傳文化工作樹立形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駕護航。
堅持傳播文化,講好中醫文化故事
醫院積極開展渝中區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進社區;利用全市第四屆“西洽會”渝中展區&&,積極對外展示“渝州正骨”中醫藥特色文化宣傳;利用中醫藥法實施四週年宣傳義診活動,為現場為居民提供“健脾除濕茶”、出版《渝州正骨》連環畫、積極參加科普演講大賽開展中醫進校園活動等活動,不斷開展中醫藥專題宣傳,積極弘揚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藥知識,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堅持傳承創新,深挖中醫文化內涵
醫院貫徹執行國家關於做好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的指示精神,發揚中醫藥特色優勢,促進中醫藥人才建設與學科建設,積極開展各級師承工作深挖中醫藥文化內涵。通過舉辦“渝州正骨中醫經典學習會”,邀請全國名中醫等知名中醫藥專家來院講授中醫經典知識,促進了中醫藥人才成長;通過申報巴渝中醫藥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獲批1個(郭氏筋傷推拿手法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出版名中醫漆偉主任中醫師學術經驗集《承古擷新 續骨柔筋》一部,傳承項目“正骨診療術”被評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建立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産“正骨診療術”博物館,打造“巴渝正骨診療術”雕塑微縮雕。進一步豐富了中醫藥的文獻內容,中醫藥文化的文化內涵得到一定程度的擴展。
青年文明號。
堅持高標準,構建特色文化服務
醫院始終要求醫務人員要加強法律意識,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權、隱私權;在醫療活動中,要遵守衞生管理條例、行政法規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事件;要規範醫療文書的書寫,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書寫;要加強醫務人員的責任心,避免在診治過程中出現誤診、漏診等現象發生。通過開展教學查房、開展教學講座,落實《分級護理制度》等護理及其他核心制度的學習培訓,邀請專家來院開展病例書寫培訓,在診療行為規範中提出醫院醫務人員在接待患者和家屬時,必須遵循文明服務用語規範,做到一要有稱呼,二要有禮貌,三要用親切的語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語。
醫院通過建立健全保障中醫藥特色優勢充分發揮的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將各種行為規範通過制度固定下來,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具體明確、切實可行的體現中醫醫院特點的《員工手冊》。同時,將《員工手冊》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全員培訓中,定期開展講座,並注重培訓形式的多樣性、趣味性,提高培訓效果。在全體員工中開展執行行為規範的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立標杆,樹典型,發揮先進的模範帶動作用,堅持高標準,構建中醫特色文化服務體系。
堅持以人為本,彰顯中醫文化情懷
醫院包含較場口院區、儲奇門院區、渝中區人民醫院(牛角沱院區)、化龍橋院區(在建)。在較場口院區4樓名醫館選用紅、黃、棕色調,配以木格、條案等進行裝飾,診室內配以圈椅、屏風等;儲奇門院區於2004年投入使用,在筋傷病區,選用紅、黃、米、灰、褐色等,因地制宜,合理搭配,體現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化龍橋新院區建築上採用環保材料,獨特的建築風格,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人文關懷”的精神,內部的大廳、走廊、候診區、診室,住院部的大廳、走廊、護理站,辦公區域等都有許多裝飾品,營造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尤其是醫院發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揚中醫藥歷史和醫院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