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儲備林每年會給農民每畝地40元的流轉收入,此外農村富余勞動力可以來種植基地務工,該基地可帶動約500人就業,每人平均年務工收入約5000元。
11月29日—12月1日,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家團“走進萬盛”活動圓滿舉行。
11月30日,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2023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
2023年前三季度,重慶市14個脫貧區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757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72元,同比增長7.8%。
11月28日,2023福布斯中國解放碑論壇在朝天門來福士廣場舉行,論壇面向全球首發中國中央商務區競爭力評選榜單。
重慶市衛健委日前出臺《重慶市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共包括20條內容。
11月24日,全市民營企業上市服務工作推進會召開。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盧紅出席會議並講話。
11月27日,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下稱數貿會)落下帷幕,但數字貿易前進的腳步,卻不會就此停歇。
11月23日,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下稱數貿會)開幕。當日,重慶在杭州舉行的投資貿易合作懇談會,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
2020—2022年,全市數字服務貿易出口年均增速14.4%,進口年均增速-6.3%。
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11月23—27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重慶81家企業將參會。
2023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重慶)舉行,共簽約120個合作項目、簽約額2012.17億元,涵蓋電子、汽車、材料、裝備等行業。
在兩江新區,三一重機“燈塔工廠”生産線上,100多臺機器人不停揮舞機器臂,實現了挖掘機全自動化生産。
為方便患者看病就醫,重慶市共有152家定點醫療機構開通醫保移動支付服務,覆蓋全市所有區縣,累計結算267.7萬人次,醫保結算金額3.43億元。
《重慶市感測器及儀器儀表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提出計劃推動感測器及儀器儀表産業規上企業實現500億元産值規模。
在決賽當天,評選出了2023年重慶市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勞動和技能競賽各類團體和個人獎項。
“無廢城市”建設為産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中國證監會近日批復同意在重慶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
“烏鎮時間”數字經濟之風席卷世界,千裏之外的重慶也正奮力建設數字重慶。
重慶市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暨“四鏈融合”巡回對接活動首站開展,活動現場初步達成供需採購、成果轉化、技術合作、專業服務等合作意向近60項。
截至9月末,重慶市制造業貸款余額超過5000億元,同比增長12.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4.1個百分點。
依托良好的生態本底,漢豐湖畔,旅遊休閒、文化研學、體育賽事等多種業態逐漸興起。
數字重慶建設進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效?10月30日,重慶日報記者專訪了市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
10月17日,海南洋浦港,在萬噸海輪停靠的泊位旁,湛藍色的場橋鉗住一個個集裝箱,將其穩穩地放到堆場。
今天,重慶最大地下火鍋店,在龍頭寺公園南門旁的防空洞群亮相。
由重慶市醫療保障局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指導監督的城市定制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2024年“重慶渝快保”正式上線。
在一個“畝均論英雄”的時代,誰是“真英雄”?
第四屆江北嘴新金融峰會24日在重慶市江北區舉行。
秋日暖陽下,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又一列江津班列滿載著來自東盟的物品,緩緩駛入位于江津珞璜臨港産業城的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
重慶持續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消費領域的交流合作,消費領域加速與國際接軌,消費水準與消費能級不斷提升。
10月19日,第十四屆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工程重慶庫區經貿洽談會(以下簡稱“支洽會”)主體活動在萬州區拉開帷幕。
前8月,重慶汽車出口23.2萬輛,同比增長23.2%,價值202.7億元,增長49.4%。新能源汽車出口8674輛,增長1.3倍,價值12.5億元,增長2.1倍。
截至目前,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簽約政府和商業合作項目72個,金額2.6億美元;金融服務項目27個,金額59.3億美元。
重慶高品質發展,“高”在哪裏?
10月12日,2023中國-新加坡國際科技交流與創新大會在渝成功舉辦。
小小青菜頭,緣何做成了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産業?“這背後固然有適宜的自然條件等因素,但更離不開深耕産業鏈、實施精品化發展戰略。”
2023年1月至9月,重慶三種主要運輸組織方式共運輸貨物12.6萬標箱,同比增長19%,貨值193.3億元。
面對成都拋來的“橄欖枝”,重慶伸出了熱情的雙手。
9月15日—10月15日,以“匯聚金融力量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3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在全國開展。
重慶作為國內重要制造業基地,錨定先進制造業不放松,加快推動大項目落地,助力産業鏈補鏈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