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2024年,璧山就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65家,總量達到461家,新增科技型企業354家,總量達2262家,
從3月25日召開的江北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獲悉,目前,該區已有3家企業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3家企業上榜“2024重慶民營企業100強”。
近日,《重慶市打造民營經濟發展高地若干措施》正式印發,這意味着重慶加快建設民營經濟發展高地有了詳細的“路線書”“施工圖”。
消費,一頭連着宏觀經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一頭連着千家萬戶,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終表現。
在汽車重鎮重慶,懂車帝飛速成長為行業頭部&&,正在重構中國汽車流通和服務業的底層邏輯。
新能源車險專屬産品2020年剛一推出,便遭遇了“成長的煩惱”,“投保難、投保貴、險企虧”的聲音不絕於耳。
依託“四鏈融合”,重慶多家科技企業以“創新鏈”為核心驅動力,正在機器人、人工智能等賽道全力奔跑,為全年發展好勢頭打下基礎。
2024年兩江新區新能源汽車單車出廠均價21.2萬元,較2023年增加近6萬元。
2月23日,來自多家OTA(在線旅行社)&&數據顯示,重慶預訂春游産品的第一波高峰來臨。
山城重慶,一場由智能科技引領的變革正在悄然上演。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重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民營企業家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發動機”。
此項試點也折射出,重慶正通過高水平開放,提高金融業發展能級。
2月17日,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凍庫正式開倉運營。
近年來,公司圍繞“新質生産力”培育目標,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及人才聚集力度,産品質優,訂單增長。
2025年底,市屬國企將力爭全面完成瘦身健體改革任務,盤活資産1000億元左右。
從2022年起,重慶啟動實施“5+8”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重大(重點)專項,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重慶“新春第一會”釋放出新的行動信號,明確了抓落實的具體路徑。
重慶在“新春第一會”上,提出持續做大做強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
2024年,重慶預計摩托車産量650萬輛,同比增長15.6%。
鑫景特玻是全球領先的特種玻璃科技型企業。春節假期,企業130多名員工在崗,其間共完成100噸産量。
剛剛過去的2024年,璧山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40億元、規上工業總産值達1070億元,首次邁入“雙千億”區縣行列。
近年來,中國消費市場正被一系列新場景“點燃”,它們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這些新場景統稱為“非標商業”。
建設現代化新重慶,唯有只爭朝夕,方能不辱使命。
2025年春節,據市商務委監測,全市消費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9.6%。
最近一週,各地正式實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手環等數碼産品購新補貼政策。
夜幕降臨,重慶“雀食府·好吃街” 商場旁,依然有不少游客在打卡拍照。
在重慶中心城區,從江北觀音橋到南岸南濱路,日落之後,兩江四岸的迷人燈火中,市民和游客吃住行、游購娛,比白天更顯火爆。
2025重慶市兩會正在召開。一組數據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曬”出2024年成績單,感受重慶的向上之力!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
春節臨近,重慶年貨市場掀起消費熱。美團數據顯示,本週以來,重慶地區堅果禮盒、零食禮包等外賣銷量環比上月同期均增長超過5倍。
第九屆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季(冬季)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渝中區人民政府主辦,採取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進行。
門店的許多銷售顧問“搖身一變”成為線上關愛專員,每個人的手機裏都有上千個客戶群,信息不斷閃動。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中的“實力派”和“領頭羊”,這些企業的一次次技術突破,往往蘊藏着令人驚艷的科技硬實力。
2024年,隨着多項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政策相繼發布,拉動家電、汽車等消費品換新熱潮,市場消費潛力得到釋放。
2024年12月26日上午,四川成都國際鐵路港,一個個集裝箱堆積如山,卡車來回穿梭,現場繁忙不已。
1月2日,重慶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暨投産活動舉行。
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區域發展戰略已進入新階段,沉寂多年的西部地區正發生滄桑巨變。
12月以來,全國各地幹字當頭,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經濟運行實現穩中有進。
12月5日,第二屆中歐班列(成渝)全球合作大會在重慶沙坪壩區舉行。
歲末年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捷報頻傳。一張張亮麗的“成績單”,標記着2024年川渝協同奮進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