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為了一江碧水向東流——入河排污口重回水清岸綠背後的重慶故事
2023年04月10日 17:45 來源: 新華網

治理後的桃花溪入長江口水清岸綠。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4月10日電(李華曾 陳雨)春日,行走在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的桃花溪畔,溪水清澈見底,兩岸柳樹垂堤,不少市民前來踏青遊玩。

  清污分流 昔日臭水溝如今成濕地公園補水地

  “別看桃花溪現在是市民喜愛的郊遊地,曾經它可是讓大家捏著鼻子快速通過的臭水溝。”家住桃花溪附近的居民呂大姐説。

  桃花溪為流經重慶主城區的長江一級支流,全長15.79公里,流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河道發源于沙坪壩區,流經九龍坡老舊城區後,從漁鰍浩匯入長江。桃花溪沿線共有入河排污口32個,它的水質直接關係著長江水質安全。

  九龍坡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宋力介紹,桃花溪沿線為老城區,環境基礎設施薄弱,加之到入江口還有一段最大埋深約100米、長度2.8公里的暗涵,因此,每到雨季,暗涵出口處,就會出現雨污混合後的水直接匯入長江的現象。

  為了從源頭截污治污,從根本上解決桃花溪入長江口的水質問題,2021年12月,九龍坡區啟動清污分流工程,通過暗涵內窺、排口溯源等查出混接、錯接進入涵洞污水來源164處。“截流後,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網,清水直排進入長江。”宋力説。

  此外,九龍坡區還新建了彩雲湖污水處理廠,每天為雞冠石污水處理廠分擔3萬噸的污水處理壓力,助力桃花溪實現“污水入網、清水入江”。清澈的河水還能助力生態補水,涵養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

  係列治理後,桃花溪變了模樣。“溪水清澈了,溪裏還有魚。岸邊也漂亮了,是個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呂大姐説。

  據九龍坡區連續8個月定期監測數據,桃花溪入江口水質由原來的劣V類穩定提升至優于V類,部分時段達到IV類。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劉建林介紹,為解決主城區排水係統清污不分、雨污不分等問題,重慶市還印發了《主城排水係統溢流控制及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大力實施“擠外水、收污水”工程措施。截至目前,26項重點工程完成18項,封堵山水介面、提升沿江泵站、取消河水提排15處,有效從源頭遏制了污染入河。

治理後的溉瀾溪入長江口河水清澈。新華網 陳雨 攝 

  一體化治理 入河排污口水清岸綠

  和桃花溪一樣美麗嬗變的還有溉瀾溪。

  溉瀾溪為長江流域的一級支流,曾經由于環保基礎設施不完善、生活污水散排、直排等問題,這裏的河道水體曾經長期富營養化,水質一直呈劣Ⅴ類,被判定為“黑臭水體”。

  重慶市江北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江龍介紹,為了讓溉瀾溪重回魚翔淺底,2019年4月,江北區啟動溉瀾溪整治項目。按照“排口整治+環境修復”的係統治理模式,實施“點、面、河、岸”一體化治理,著力打造溉瀾溪清水綠岸。工程啟動後,改造雨污管網錯接點、清淤、建一體化提升泵站實現雨污分流等工作有序開展,實現污水直排口全消除。

  “我們還在流域末端建了水質提升站,布置了生態濾溝3.56km。在河內種植了沉水植物、養殖了凈水魚類,幫助溉瀾溪逐漸恢復生態係統良性迴圈。”江龍説。

  溉瀾溪清水綠岸水質提升項目運維單位生産主管楊紀寧説,為了確保一河碧水長治久清,江北區還引入了智慧物聯監控平臺,建設了線上水質監測點17座、管網流量係統30套、積水監測站10套,整合排水管網健康檔案管理、排口排水資訊展示等多種信息化功能,將階段性整治舉措與長遠治理機制結合起來,確保了整治實效。

  如今,溉瀾溪入江口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實現從“黑臭水體”到“水清岸綠”的華麗蛻變。

長江巫山段碧水如畫(資料圖)。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重慶“三江”幹流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80%

  桃花溪和溉瀾溪入河排污口的治理是重慶市找準痛點,係統實施流域綜合整治工程,高質、高效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的縮影之一。

  入河排污口一頭連著河流、一頭連著陸地污染源,是污染物進入河流的最後一道“閘口”。重慶境內長江、嘉陵江、烏江(以下簡稱“三江”)幹流入河排污口有4012個,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否有效,日常監督管理是否到位,直接關係長江水質,進而關係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

  近年來,重慶以推動水質改善為目標,深化推進“三江”幹流排污口整治。截至目前,重慶“三江”幹流4012個排污口全部完成監測、溯源工作,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到80%。2022年,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保持為Ⅱ類,培石出境總磷濃度保持連續10年下降,濃度較2012年下降75%,全市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6%。

  接下來,重慶市將堅持以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為抓手,按區域、流域扎實做好入河排污口的“查、測、溯、治”工作,並建立全市入河排污口管理“一本賬”和分布“一張圖”,有效整改好和解決好入河“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確保全市排污口整治見實效、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保持為II類。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0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