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劉星廷。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新華網重慶4月13日電 “靠近光,追隨光,成為光,發散光。”這是00後女孩劉星廷的座右銘。
出身中醫世家,劉星廷的夢想是守正創新,將中醫發揚光大。高考填報志願,她選擇了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用劉星廷自己的話來説,她算是個“斜杠青年”。在校期間,她曾獲得省市級以上表彰15項,包括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志願者、優秀抗疫志願者、成都市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典型、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金獎(全國最高獎項)、第十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黑科技專項“星系級”(全國最高獎項)等。
在別人看來,劉星廷各類獎項拿到手軟,是不折不扣的“學霸”,但實際上劉星廷卻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將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讓科研發揮更大的作用。
她發現現代社會,無論男女老少,脫髮患者越來越多。中國健康與教育協會發布的《脫髮人群調查》顯示,2017年,中國男性脫髮人數約1.3億,女性約0.7億。針對這一現象,劉星廷萌發出了製造生發儀的想法。
於是,她結合自己中醫世家背景和西醫臨床專業優勢,打造出i-Hair中西醫結合生發方案這一項目,並擔任實際負責人,開始了漫長且艱辛的創新創業之路。
雙創之路是一條不斷檢驗自己的道路。她和她的團隊每天五六次的團隊會議、上千條的群討論消息,項目的邏輯和思路不斷推翻重來,他們喝過深夜街頭的最後一杯咖啡,也買過破曉攤前的第一碗豆漿,只為給項目呈現出最好的展示效果。
最終,她的“i-Hair創新創業項目”項目獲華鄢控股集團種子輪融資,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創業中産學研的推動,致力於從臨床到科研、工業再應用給臨床的醫學成果轉換發展。此時,擺在她面前的是另一個難題——如何將項目推廣出去,她需要一個契機。
2021年秋天,正值大三的她終於等到了難得的機會。
這年10月,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南昌大學舉行,劉星廷帶着“i-Hair生發儀-活化經絡智能生發的開創者”項目從121個國家和地區、4347所院校228萬餘個項目中脫穎而出,以國賽小組賽第一名的成績在三強排位賽的世界舞&,進行了現場路演展示。
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學生骨幹,劉星廷希望能發揮自己的力量,感染帶動和幫助身邊更多的人走向科技創新與創新創業的追光之路。
“創新不僅是行為的載體,還是新思維的誕生。不僅是追求卓越理念,還是堅持與時俱進的精神。‘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給了所有大學生一個科研創新的舞&,希望大會可以越辦越好。” 劉星廷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