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打造樣板工程 推動重慶村級污水處理的市場化應用

  作為國有生態環保型企業,“十四五”以來,在走好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提升環境治理水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接下來將如何發力,進一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請兩位董事長給我們做一些介紹。

  賴生平:“十四五”以來,重慶環投集團圍繞走好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

  持續保障鄉鎮及農村污水處理民生任務。重慶環投集團承擔著全市鄉鎮污水處理民生任務,助力重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達標運作“兩個全覆蓋”。去年,我們負責的近1000座設施正常運作率已從接手前的不足50%提升至100%,達標率由以前的不足20%提升至95%以上,累計處理污水1.13億噸,運作負荷逐年穩步提升,能耗、藥耗同比逐年下降。

  雖然,在政策上有些調整,但也更堅定了我們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市場化運作的改革方向,走自主運維的道路,規范化管理、可持續運作,我們在合川區實施的“25戶以上農村聚居區污水處理項目”已完成三個批次,形成的小方量治理農村污水經驗,在全國起到了示范效應。去年,全國一些省市來交流探討合作的方式。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把這個項目打造成樣板工程、精品工程,推動全市村級污水處理的市場化應用。

  同時去年,重慶環投集團實施的永川臨江河綜合治理PPP項目全面轉入運維,臨江河水質由劣Ⅴ類穩定提升至Ⅲ類,改善了當地的環境,基本實現了“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參與實施的渝北城區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對肖家河、盤溪河渝北區段提升治理工程也基本完成,已成為市民休閒放松的好去處。下一步,重慶環投集團將在這個板塊持續發力,繼續實施一批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産業鏈條不斷拓展延伸,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十四五”期間,重慶環投集團的業務已由鄉鎮污水處理業務拓展至水、大氣、固廢、土壤、輻射等生態環境眾多領域,具備咨詢-投資-建設-運維、監測檢測、大數據開發等全周期服務能力。尤其在環境監測檢測領域,具備全市一流的市場競爭實力。2022年,我們實施“走出去”戰略,更好地服務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我們與四川省服裝行業協會、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合作成立的川紡標公司,把檢測業務更好的服務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同時也實現企業走出去的一個目標。這既是一個開端,也是我們推進産業鏈延伸的重要舉措。

  “十四五”以來,重慶環投集團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以鄉鎮污水治理、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為實踐應用場景,搭建了“環投生態雲”大數據平臺,整合了污水、固廢、放射源等監測檢測業務和“智慧河流”等“點線面”一體管理的平臺。推進“産學研用”方面,近年累計獲得專利及軟著授權102項,參與編制國家標準和地方行業標準,科研投入強度提高到近2%,一批科研創新成果,也獲得了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編輯: 王彩玲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3112949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