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非遺老手藝 增收新路子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這是重慶市秀山縣非遺扶貧工坊貧困戶手工製作的非遺作品。

  圍巾、錦囊,一個個充滿民族特色的土家織錦作品,背後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00多名婦女的脫貧故事。

  清溪場大寨村阮先平就是其中一名脫貧戶。阮先平説:“我手有殘疾,幹不了太重的農活,家庭負擔很重。但自從2019年成為土家織錦‘織娘’,我平日裏就能做點手工,同時還能照顧孩子,每個月能增收1000多元,2020年順利脫貧了。”

  在農村地區,缺乏一技之長的留守婦女只能通過種地、養豬等傳統農業生産糊口,不僅收入微薄,過高的勞動強度也影響着她們的身體健康。

  近年來,秀山充分挖掘、利用當地土家織錦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通過開展“雨露技工非遺土家織錦手工織造扶貧培訓班”“魯渝共建土家織錦非遺扶貧培訓班”等各類培訓,幫助留守婦女掌握一技之長。

  培訓結束後,秀山還在當地組織設立“土家織錦非遺工坊”,讓培訓學員直接簽約成為工坊的“織娘”,産品由公司100%收購,既滿足留守婦女照顧家庭的願望,又幫助她們就近就業,穩定增收。

  如今,秀山在當地共建立了5個具有傳承技藝和就業增收雙重功能的“鄉村振興土家織錦非遺工坊”,簽約了360位“織娘”,年産值300余萬元。 

編輯: 陳雨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3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