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西部首個 重慶卓越工程師學院揭牌迎新

  9月22日,重慶卓越工程師學院在兩江新區揭牌開學,迎來首批171名學生。這是全國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也是西部首個卓越工程師學院。

  學院佔地261畝,由重慶大學與兩江新區、明月湖國際智能産業科創基地三方共建,將通過“本—碩—博”一體化的培養體係和産學交替的培養模式,培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

  圖為重慶卓越工程師學院。

  記者 李志峰 鄭宇 攝影報道/視覺重慶

  劉漢龍在卓越工程師學院開學典禮上。(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成立這個學院?如何選拔培養學生?圍繞相關話題,重慶日報記者專訪了重慶大學常務副校長、重慶卓越工程師學院院長劉漢龍。

  重慶日報:請問劉校長,為什麼要成立這麼一個學院呢?

  劉漢龍:首先來説,卓越工程師是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的稀缺資源。其次,將“人才鏈—創新鏈—産業鏈”深度融合,集聚創新資源,激發創新活力,優化創新生態,是我國科技與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重慶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20年6月,兩江新區和重慶大學合作開展新工科教育實驗,共同組建明月科創實驗班,在國內率先突破以專業為背景的人才培養模式,打破傳統學科分類界限、實施以項目為驅動的教學范式改革的新工科教育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這次,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援下,由重慶大學與兩江新區、明月湖國際智能産業科創基地三方在明月科創實驗班的探索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共同建設了卓越工程師學院。

  重慶日報:工程師學院的目標和定位是什麼?

  劉漢龍:工程師學院定位為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試驗田”,主要聚焦“智能化+新能源”的産業發展方向,突破傳統學院學科邊界,以解決産業共性技術和需求創新問題為導向,努力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重慶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培養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等國家急需關鍵領域高層次人才。

  重慶日報: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學院有哪些創新?

  劉漢龍:工程師學院採用項目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構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圍繞智能汽車、智能制造與産品創新三大方向,設置係列技術類課程和項目制課程,搭建係列共性技術實驗室和應用實驗室,培養過程強化課程之間關聯和交叉。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師學院改變傳統“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課程將由重慶大學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講授,企業導師進駐課堂,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新潛力,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讓學生畢業後立即就能著手企業的研究項目。

  工程師學院將按照實驗室管理模式開展教學與研究活動。學生全部進駐實驗室。

  重慶日報:學院怎麼招生,對學生有什麼要求呢?

  劉漢龍:學院本學期招收2019級本科生,將通過初試和面試擇優分批次選拔,特別注重學生在校期間是否有科研成果或者轉化項目。

  2022年首批計劃招收250人,設智能汽車軟件、智能制造、産品創新三個專業方向。不同專業方向對學生的要求不同。例如,智能汽車軟件方向,要求已完成大學本科前三年所有課程學習,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至少掌握C、C++、C#、Java或python其中一種軟件編程語言,學習過電腦基礎、數據結構等相似或相關課程(可入學前提前自學)。

  智能制造方向要求已經完成所有三年級課程學習,具有強烈的創新激情和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産品創新方向則要求已經完成所有三年級課程學習,具有硬體制作類大賽經驗。

  重慶日報: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劉漢龍:學生入選後,學籍保留在原學院(學校),在工程師學院進行為期一年項目制課程和畢業設計後,通過學分整體認定的方式,回到原學院(學校)完成畢業和授位。如獲推免研究生資格,可選擇在工程師學院繼續完成研究生階段學習,所獲學分直接認定為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學分,學習時間可縮短半年至一年。原學校(學院)收取學費,工程師學院免收學費和住宿費。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02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