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首屆文物行業職業技能比賽現場,參賽選手正聚精會神進行修復。(受訪者供圖)
參賽選手正修復瓷器。(受訪者供圖)
戰國鳥形銅尊。(資料圖片)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9月9日,重慶“最會修”文物的人匯聚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在重慶市首屆文物行業職業技能比賽中上演強強對決。
下午5點多,看著一位位獲獎者上&領獎,活動主持人、重慶市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長袁東山心中有些五味雜陳:“你看,考古院、三峽館的參賽選手中還看得到年輕人,但你看木作、泥瓦作項目的參賽選手,有年輕人嗎?對遺産的搶救和保護,首先是對工匠的搶救和保護,這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袁東山的擔憂不無道理。在文博展覽越來越火熱的當下,市民迫切期待沉睡在庫房裏的珍寶“活”起來。而讓文物“活”起來的前提,是把文物修好。可放眼全國,文物修復師都十分稀缺。那麼,技藝精湛的文物修復師何處尋,又該如何培養呢?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採訪。
現狀
“生病”的文物期待“恢復健康”,文物醫生力不從心
設計精巧的漢辟邪座青銅連枝燈、熠熠生輝的漢柿蒂紋鎏金銅奩……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三峽文物保護成果展上,一件件經過修復的文物讓觀眾大飽眼福。這背後鮮為人知的是文物修復師修復時的艱辛努力。
就拿漢辟邪座青銅連枝燈來説,在修復前,它已支離破碎,零部件共有25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文物修復師趙曉宇花了近2年時間才還原了青銅燈原本的模樣。三峽博物館文物保護與考古部副主任趙雄偉説,還有眾多沉睡的文物,期待和這件青銅燈一樣,從庫房走向展廳,向世人展現神韻風采。
為此,重慶計劃分階段修復1.2萬件三峽考古出土文物,今明兩年計劃修復2000余件。三峽博物館和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是重慶修復出土文物的大本營,兩家文博單位分別有近20位、10多位文物修復師,可以想見,修復師總有醫治不完的“病人”。
文物分為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兩大類別。通俗來説,我們在博物館內欣賞到的文物屬於可移動文物,街頭巷尾的文物建築則屬於不可移動文物。三峽博物館、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修復可移動文物。針對不可移動文物的修復,它們主要負責設計,社會力量負責施工。
而修復文物須遵循“修舊如舊”“最小干預”“可逆或可再處理”等多項原則。修復前,要用科學儀器給文物“體檢”,“體檢”後再制定修復檔案。檔案中,不僅要填寫文物基本信息,還要繪製病害圖、記錄修復方式等。僅這一系列流程下來,便要花費不少時間。
袁東山感慨,熟練掌握修復文物建築手藝的工匠正日漸老去,與此同時,鮮有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
“搞我們建築,特別是古建築這一行的年輕人非常少。”曾從事40多年文物建築修復的朱大武對此深有體會。
朱大武退休前是重慶一家建築公司的副總經理。他説,修復文物建築不僅又臟又累,清理糟朽部位時還有一定風險。他帶過一些年輕徒弟,但他們普遍喜歡鑽研圖紙,對施工不感興趣甚至比較排斥。“其實,修復古建築的收入比較可觀,木工等技術工種一天能掙300到350元,但就是吸引不來年輕人。”
探索
師帶徒、引人才,多措並舉充實文物修復隊伍
文物醫生緊缺怎麼辦?數十年來,重慶一直通過師承制方式培養文物修復人才。近年來,重慶還通過引進人才等方式,為文物修復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説到師承制,文物修復專家張光敏是一位關鍵人物。張光敏做過舞蹈演員、財務和講解員。上世紀80年代在重慶市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前身)工作時,她“半路出家”,和文物修復專家蔡長信學習文物修復技藝,憑着刻苦鑽研,逐漸成為博物館修復文物的頂梁柱。許多破碎不堪的出土標本,經張光敏妙手,被還原成一件件精美文物展品。
20多年前,在巫山大溪遺址考古工地,張光敏開始將修復技藝傳授給在工地做零工的呂國琼。
呂國琼心靈手巧,在張光敏指導下,修復技藝不斷精進,逐漸成為能手。在重慶市首屆文物行業職業技能比賽中,呂國琼獲得了金屬文物修復項目一等獎。“能看到修復好的文物在博物館展出,這是多好的一件事。”呂國琼帶着驕傲的神情説。
張光敏笑稱,這次參加比賽的人,不少都是她的徒子徒孫。師從呂國琼的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90後文物修復師陳雙、趙鑫宇等,就在比賽中一展身手。
1997年起,張光敏還將紙質和織繡類文物修復技藝傳授給女兒程廉。如今,程廉已是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文物修復團隊的骨幹,她修復的《棉花街壁報》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也是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在她帶領下,該館自主實施的“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館藏紙質和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入選“2021全國十佳文物藏品修復項目”。
近年來,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實施“人才強館”戰略,公開招聘的文物修復專業技術人員均師從程廉。通過傳幫帶的形式,程廉將一身技藝傳授給年輕一代的文保新軍。
除了堅守師承制,引進接受過文物修復系統教育的人才也尤為重要。呂國琼的徒弟陳雙、趙鑫宇分別畢業於保定學院、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文物修復專業。參加比賽的三峽博物館90後文物修復師趙曉宇、周昱岐分別畢業於陜西文物保護專修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相關專業。這些青年人的加入,讓重慶文物修復隊伍更具朝氣。
文物修復新秀正逐漸獲得業界矚目。如,周昱岐就在此次比賽中獲得陶瓷文物修復項目一等獎。周昱岐説,不同地區的文物修復師,使用的修復方式與材料都不同。為此,博物館方面請她列出工作需要的材料清單,並盡力提供,這樣的全力支持讓她十分感動。
建議
開設修復專業,請進來、送出去培養人才
隨着文博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文物需要得到精心保護和修繕。雖然重慶一直在堅持通過師承制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兩條腿走路,但文物修復師缺口還是難平。
“10多年來,我院開展了4期師承制培訓班,探索新型師徒關係、新型傳承關係、新型經濟關係、新型考核體系、新型職級體系,逐漸搭建起文物修復技能型人才梯隊。”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白九江説,即便如此,該院文物修復師還是遠遠不足,至少需增加一倍才能基本滿足文物修復需要,“有時,我們不得不將文物送至兄弟單位進行修復。”
如何壯大重慶的文物修復隊伍,提高文物修復水平?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院長蔣剛建議,重師和重慶市、西南地區文博機構合作,共同開辦文物修復專業,開拓學生的就業渠道。在這方面,河南、陜西、山西等地已有探索。
文物修復需要修復師掌握科學、技術、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的思考是,繼續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引進文物保護、化學、生物等學科專業人才,提升文物科技保護和研究水平。
除了立足本土培養人才,還要留住人才、培養拔尖人才。“隨着社會經濟發展,文物修復師的待遇也需提高。”張光敏希望相關部門在工資、榮譽等方面對文物修復師給予傾斜和保障,吸引更多人進入文物修復行業的同時,還能有信心幹下去。
在白九江看來,關着門師承不行,要堅持請進來、送出去,邀請文物修復專家來渝指導,將文物修復師送至兄弟單位學習,“年輕人要想成為文物修復界的中流砥柱,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長期坐冷板凳的心理準備,善於鑽研的勁頭。修的不僅是文物,還有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