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川渝12個産業園區組成聯盟 推動靜脈産業發展

  5月25日,第十屆中國再生資源産業發展暨園區建設論壇在大足區舉行。活動中,川渝兩地12個園區共同簽訂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靜脈産業園區發展聯盟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將充分發揮各園區産業優勢,強化上下遊配套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靜脈産業高品質發展。

  靜脈産業即資源再生利用産業,它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前提,運用先進技術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包含廢物轉化為再生資源及將再生資源加工為産品兩個環節。中國再生資源産業發展暨園區建設論壇是全國再生資源行業的一大品牌活動,具有規模大、層次高、專業性強、影響力廣等特點。本屆論壇近300名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一堂,既為再生資源産業發展和園區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新舉措,也為川渝兩地靜脈産業園區交流合作、協同發展搭建溝通橋梁。

  當天,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璧山現代服務業發展區、四川射洪經濟開發區、四川安岳經濟開發區、四川高縣經濟開發區等川渝兩地12個産業園區簽訂了《協議》。聯盟將以提升成渝兩地靜脈産業整體競爭力為目標,以促進資源共用和互利共贏為手段,以園區為載體,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龍頭骨幹企業引領帶動作用,聯合靜脈産業上中下遊企業、高等院校和科技機構,在技術研發、生産制造、示范應用、市場開拓等方面謀求合作,在靜脈産業原料供應、關鍵裝備研制、終端産品銷售等關鍵環節加強協調,通過産業鏈垂直整合和創新資源優化組合,做大做強靜脈産業鏈。

  “共促産業協同發展、共研産業核心關鍵技術、共建産業行業標準、共築産業智慧財産權體係和共用産業大數據平臺,將是兩地聯盟接下來的合作重點。”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聯盟將圍繞再生金屬、廢棄電器電子、報廢汽車、資源綜合利用等靜脈産業鏈條,依據“強鏈、補鏈、延鏈”原則,加速靜脈産業集聚,加大靜脈企業合作交流,共同打造“迴圈經濟示范園區”“低碳工業試點園區”和“國家迴圈經濟示范城市”。

  記者 劉翰書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964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