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看雲陽大數據産業如何從“0”到“1”

  這個月,位於雲陽大數據産業孵化園的重慶宇東數據科技又一次拿下百度智能雲的眾包項目,將對重慶中心城區、雲陽及四川等地的城市道路數據進行採集更新,用以完善百度地圖的場景標注。“項目完成後,將最終服務於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應用,為智慧生活賦能添彩。”該公司負責人顏宇告訴記者。

  宇東數據科技是雲陽本土培育的第一家大數據企業,主要從事數據採集標注、人機交互訓練等,成立不到兩年,公司客戶已遍佈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市場佔有率在渝東北同行業中位居前列。

  “大數據産業是‘十四五’期間我們發展的重點。”雲陽縣主要負責人&&。從“無中生有”到“補鏈成群”,雲陽建立起一條較為完備的大數據産業鏈條,集聚了40余家大數據新興企業。更引人注意的是,它們大部分都與華為、百度、字節跳動等數字産業巨頭保持着緊密的合作。

  從“0”到“1”

  第一家大數據科技公司是這樣誕生的

  宇東數據科技的工作場地看起來就像個大網吧,數十名數據標注師坐在一排排電腦前,對照一張張2D街景照片,在相應的3D點雲圖上框選打點,對路沿、雙黃線、障礙物等道路情況一一標注。

  “這就是我們剛拿下的百度地圖標注項目。”顏宇告訴記者,一張普通的點雲圖,大約需要標注18萬個點,“這就像為數據貼上了標籤,讓AI機器人容易識別數據,更‘懂’數據,從而按照算法作出判斷,更好地服務人類。”

  早在2018年,雲陽縣便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隨後,由雙方聯手打造的雲陽大數據中心落戶水口鎮,自此,雲陽大數據産業實現從“0”到“1”的突破。

  顏宇曾是雲陽縣職業教育中心的一名老師。202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大數據細分領域下的數據採集與標注,這讓她萌發了辭職創業的念頭。於是,她砸下20萬元,成立了雲陽第一家大數據科技公司。

  然而,顏宇沒有想到,當她滿懷信心盤下辦公樓,購置好電腦、桌椅等辦公設備,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番時,卻遇到“招工難”。

  大數據屬於新興産業。數據標注、人機互動、AI訓練……在雲陽這座庫區小城,這些新鮮的名詞許多人連聽也沒聽過,更別説招到合適的熟練工。

  正當她一籌莫展時,雲陽縣&&了大數據産業發展規劃,其中重要的一項便是圍繞大數據處理加工培養人才。很快,當地聘請了專業教師組織開展大數據技能培訓,引導有就業意願的年輕人參加學習,累計培育數據標注師、數據採集員、AI訓練師等新型大數據人才9000餘人。

  顏宇也組建起一支50餘人的專業團隊,公司步入發展“快車道”。“數據標注是我們的優勢,在同行中,我們的完成速度和準確率都比較高。”顏宇告訴記者。正因如此,他們多次拿下華為、百度、字節跳動等大公司的外包業務,市場“朋友圈”不斷壯大。

  以“小”博“大”

  這家新公司抱上支付寶“大腿”

  也是在這個月,同樣成長於雲陽的重慶帆海網絡科技聯合支付寶集團旗下付唄公司,成功被納入抖音後&。帆海科技是一家為抖音賬號提供引流推廣的電商服務商,未來,他們可享受抽佣分紅,與商家形成利益共同體。

  “目前,整個重慶只有十余家抖音服務商被納入後&,而我們是渝東北地區的第二家。”公司負責人王帆説。

  能順利進入抖音後&,帆海科技並非偶然。去年,王帆成立了這家公司,不到半年便與當地140余戶商家建立起合作。為了以最快速度搶奪流量,幫商家佔領市場,他們會不定期地推出團購、優惠券、半折購等活動。短短一年時間,公司就投入了200多萬元。

  王帆很快意識到,沒有資本介入,像她這樣砸錢賺吆喝,公司是很難生存下去的。“除非能納入抖音後&,享受抽佣分紅”。

  然而,當她&&到抖音官方,卻被告知需滿足每月600萬元的交易額,才能提出申請,這着實把她嚇了一跳。

  “600萬元,對我們這種剛成立的小公司顯然太高了。”王帆無奈地搖搖頭,“如果不能與大公司抱團,我們連入場券都沒有。”

  轉機發生在今年6月,她跟隨縣大數據局前往浙江招商推介。剛到駐地賓館,大數據局産業規劃發展科科長李林玲便將她帶到會議室,向她引薦了付唄公司的項目負責人。

  原來,幾個月前,王帆曾向李林玲抱怨起後&申請的事。説者無意,聽者有心,自此,李林玲開始動用自己的人脈,為王帆尋找合夥人。

  當得知付唄也想聯合服務商,抱團拿下抖音後&時,李林玲決定促成這次會面。隨後不到一個月,雙方便簽訂了協議,最終由付唄牽頭,聯合包括帆海科技在內的十余家服務商,抱團拿到了納入抖音後&項目。

  “如果沒有政府支持,我們很難抱上‘大腿’,獲得付唄這種大公司的青睞。”王帆坦言。

  從“1”到“N”

  大數據産業將實現集群式發展

  走進水口鎮雲陽大數據中心,一排排機櫃整齊排列,裏面密密麻麻的數據線連接着一個個服務器,燈光不斷閃爍。

  這裡是雲陽乃至渝東北地區的“數據大腦”,每天,來自當地各行各業的數據在這裡完成存儲、交換、計算,賦能數字化轉型。作為華為在渝東北建立的首個“雲數據”中心,該項目規劃了648個機櫃,總存儲容量達19PB,目前中心已建成雲陽政務雲、産業雲、智慧醫療雲、農業農村雲等10多個雲平台,為150余家企事業單位提供雲儲存服務。

  經過4年發展,雲陽大數據産業已聚集了40余家關聯企業,去年實現産值5億元。

  “我們正以雲陽大數據中心為核心,築巢引鳳,補鏈成群,實現大數據産業從‘1’到‘N’的裂變。”李林玲&&。

  在雲陽大數據中心周圍,一棵棵樹木亭亭如蓋,漢唐風格的倣古建築掩映在青山綠水間,構建起人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美好畫卷。這是當地統籌生産、生活、生態“三生”空間,規劃建設的數智森林小鎮。目前,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正式投用後,將吸引數據服務、數字內容、網絡直播等行業業態的大數據企業入駐。

  “數智森林小鎮正成為我們招商引資的一張‘王牌’。”李林玲説。今年智博會期間,他們便成功引入重慶美音科技公司入駐數智森林小鎮,將打造面向西南、輻射全國的互聯網客服外包平台。

  “這家公司我們兩年前就在跟進了。”李林玲告訴記者,可對方擔心交通、住宿配套不夠,公司入駐後留不住人才。直到今年,數智森林小鎮主體工程完工,産城景融合的多元配套讓他們打消了顧慮,這才決定投資雲陽。

  “到今年底,全縣大數據産業産值可達7.5億元。”李林玲稱,“十四五”期間,雲陽將着力打造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技術創新能力突出、數據資源要素富集的數字産業發展格局,加快形成以數據處理加工、數據內容及服務為核心的産業集群,助力大數據核心産業年産值向20億元邁進,打造區縣級大數據智能化標杆城市。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95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