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抗疫志願力量:守望相助,我們上!

沙坪壩區出現疫情後,重慶水務集團水質檢測公司的黨員張敏第一時間加入志願服務隊伍。圖為張敏(右一)在核酸檢測點為小朋友發放“已檢”貼畫。 (受訪者供圖)

  近日,多起市外輸入病例引起本土疫情,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考驗山城。在沙坪壩、九龍坡、大渡口,志願者們站出來、衝在前,團結協作、守望相助。

  市級道德模范攜女兒上崗守卡點

  8月25日下午5點過,重慶市“第八屆道德模范”陳大林就和女兒陳澳匆匆吃完晚飯,準備出門。父女倆要提前到社區,準備晚上的疫情防控核酸檢測。

  陳大林是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隊員,陳澳是重慶郵電大學大三學生。8月18日起,沙坪壩東部城區實施臨時管控。8月22日,兩人就到沙坪壩街道中渡口社區報名,成為疫情防控志願者。

  8月23日,社區安排陳大林、陳澳父女值守松林坡卡點,主要負責查看過往人員是否持有出門條和通行證。地表溫度達到50多攝氏度,但父女倆依然認真查驗過往人員的出門手續,一絲不茍。

  24日,父女倆作為核酸檢測小區採樣點志願者繼續投入工作,一個負責組織居民有序排隊,一個穿上防護服,錄入核酸採樣資訊。

  這次志願服務一直到25日零點才結束。脫下防護服的陳澳全身上下濕透了。“累不累?我扛得住,我不累!”面對身邊夥伴關切地詢問,這位女孩回答。

  快遞小哥發揮優勢快速轉運檢測樣本

  8月24日,重慶在中心城區開展核酸篩查。為方便市民採樣,九龍坡區基層各社區均設置多個採樣點,任務繁重,人手嚴重不足。

  “我們平時跑慣了,速度快,體力好,需要我們出力,隨時上!”8月23日,共青團九龍坡區委接到順豐速運重慶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劉革的電話,劉革在電話中表示,他們已經依托公司各網點,集結了一批青年志願服務隊,隨時候命出發。

  8月24日清晨,10余名化身“青年防疫志願者”的順豐快遞小哥準時出現在謝家灣學校便民核酸採集點,幫忙維持現場秩序。採樣開始後,他們更是發揮快遞小哥“飛毛腿”的優勢,快速轉運防疫物資和檢測樣本。

  吳曉俊從事快遞工作已5年了,“我塊頭大,力氣也大,身體還靈活。”他説,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他便以堅守崗位踐行了一名快遞員的初心,唯一的遺憾是當年轄區報名參與抗疫的志願者太多,他沒能排上號,這次終于得償所願。

  忙到下午,吳曉俊兩條手臂被曬得通紅,但他全然不顧,甩一手汗,穿上防護服,拎著物資箱,又和隊友們一起“開跑”。他説:“我要做兒子心目中的英雄。”

  高風險區“大白伉儷”發起“掃樓行動”

  沙坪壩區雅豪麗景小區為高風險區,好些居民第一時間站出來當志願者,為鄰居們提供服務。這其中就有一對“大白伉儷”:妻子是沙坪壩區紅岩巾幗志願者服務隊隊長何方方,丈夫劉慶是市市場監管局沙坪壩區分局工作人員。

  封控管理開始後不久,一個“大白”敲開了劉慶家的門:“請把渝康碼調出來。”劉慶拿起手機正要“亮碼”,忽然發現了“異常情況”——護目鏡後頭“大白”那雙眼睛彎彎地笑著,原來眼前這位竟是自己的妻子,她又“偷偷”出去當志願者了。

  核酸採樣結束後,何方方告訴丈夫和女兒,她在小區裏組織了一支志願者隊伍,專門負責封控單元的核酸採樣。劉慶父女倆濃濃的驕傲之情涌上心頭。

  8月23日,在何方方感染下,劉慶也加入了志願者隊伍,夫婦倆被戲稱為“大白伉儷”。

  8月25日,“大白伉儷”擔心樓棟裏還有行動困難和不會網購蔬菜包、生活必需品的居民,發起了掃樓和“守望相助、愛滿雅豪”活動,一小時內籌款3000多元。

  他們為行動不便群眾提供到府服務

  8月24日上午,大渡口區跳磴鎮華庭社區,志願者張華均和張榮霞來到居民家中,為行動不便的居民做入戶核酸檢測。

  一些居民因行動不便只能坐著,張華均採集核酸時經常要蹲下來。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再加上高強度、長距離地走動,到中午12點,兩人已是滿頭大汗,全身衣服濕透。

  針對行動不便的群眾,大渡口區跳磴鎮各核酸篩查點位專門成立志願小分隊,提供入戶採樣服務。蜂窩壩村地處中梁山腹地,居民以老年人、小孩子居多,志願者便開上私車專程接送。

  村民周大爺深受感動:“又是高溫又是疫情,你們太辛苦了!”

  志願者們的付出令人感動。在大渡口各核酸採樣點,許多市民自發為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送來礦泉水、西瓜……

  建勝鎮建路社區工作人員程華勤介紹道,早上8點過就有兩位熱心居民抬來兩箱礦泉水,其中一箱還是剛從冰櫃裏拿出來的。“他們放下東西就走,我們一開始還以為是來送貨的,再一問誰都沒買,才明白是熱心居民送愛心、送清涼來了。”程華勤説。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95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