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鄉村振興在行動|重慶梁平:一個傳統農業大區的“新賽道”
2022年08月30日 08:45 來源: 新華網

8月,金黃的稻谷鋪滿梁平壩子,收割機穿梭在高標準農田上,豐收在望。新華網 劉磊 攝

  新華網重慶8月30日電(歐陽虹雲 劉磊)進入8月,川東平行嶺谷的明月山和高梁山之間,金黃的稻谷鋪滿梁平壩子,一臺臺收割機穿梭在高標準農田上,豐收在望

  梁平一山兩水七分田,沃野千裏、碧田萬頃,是重慶重要的農業生産區,有著“巴蜀糧倉”的美譽。

  旖旎的田園風光,深厚的農耕文明一直是當地最厚實的“家底”。南宋乾道八年,陸遊途經梁平,恰逢慶豐年,隨即寫下《題梁山軍瑞豐亭》一詩,用“都梁之民獨無苦,須晴得晴雨得雨”來描繪梁平物阜民豐的美好景象。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近年來在這塊“千年良田”上,當地“種”出了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的“豐景”,傳統農業大區站上了“新賽道”。數據是最有力的佐證:2021年,梁平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0268元,高于全國、全市平均水準,居全市前列。

市民在參觀位于梁平的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展覽館。新華網發(向成國 攝)

  從“一盤菜”到“一個産業”

  不少外地人第一次嘗到的“梁平味道”,是開在重慶大大小小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張鴨子”。

  這一鹵烤而成的地方風味如今有望搭上梁平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的快車,飄香全國各地。

  今年,梁平制定出臺了《關于推動梁平區預制菜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以川菜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川菜、火鍋為特色的預制菜,爭創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預制菜産業基地。同時圍繞生産加工、綜合服務、物流樞紐三大功能建設預制菜産業園區。

  發展預制菜産業符合農産品向食品化升級、農業供給側向需求側升級的趨勢。當地學者表示,借助預制菜這一模式,企業和農戶可以共同分享農産品産業鏈延伸附加值,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以張鴨子為例。“我們採用‘基地+大戶’的訂單式養殖模式,既可以確保原材料供給充足,也可以持續帶動農戶增收。”張鴨子工廠負責人張恒雲介紹。

  鴨子的“身價”也在上漲。張恒雲算了一筆賬:從養殖場收購一只4斤鴨子大約40元,經過屠宰、速凍、冷鏈物流、加工成一只約1.4斤的鹵烤鴨,市場售價可達80元以上。

  為讓更多的“張鴨子”飛起來,梁平出臺了支援預制菜産業高品質發展的“10條激勵措施”,設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預制菜産業發展引導資金。

  梁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梁平將健全農産品加工産業體係,提升農産品精深加工水準,引導企業開展技術與裝備升級,推動企業建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預制菜生産車間,持續加速數字經濟與預制菜産業融合,搭建預制菜中央廚房或集中食材加工中心。

中國農科院參與設計建造的重慶數谷農場掩映在青山之中。資料圖 新華網發(熊偉 攝)

  從“體力活”到“智力活”

  預制菜一頭連著百姓餐桌,一頭連著田間地頭。

  今年夏季,連晴高溫天氣給農業生産帶來不小挑戰。在位于梁平區金帶街道的重慶數谷農場裏,農作物卻能享受到適宜的生長溫度,安然度夏。

  眼下,數谷農場內,濕簾降溫設備、軸流風機“賣力”運作,高壓霧係統灑下細密的水霧……這一係列操作為農作物營造出了一個“空調房”,將室內溫度始終穩定在30℃左右。

  數谷農場這一“智能溫室”由中國農科院參與設計建造,運用了農業物聯網、大數據、雲平臺,引入國外先進的一體化灌溉技術、溫室種植技術。

  “得益于雲平臺,田間勞作正擺脫靠天吃飯,轉向數據化精準管理。”重慶數谷農場副總經理王辰新介紹,在數谷農場“番茄工場”車間裏,幾十個品種的番茄長在一個個袖珍的椰糠容器中,來自以色列的脈衝滴灌控制係統,讓每次澆水精確到“滴”,一年四季都能産優良的果實。

  智慧科技不僅讓果蔬品質、産量得到大幅提升,還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農場的管理效率。

  “以前一萬平方米的蔬菜大棚管護工作至少需要十多人,而現在兩個人就可以完成。”王辰新説,依靠智聯總控中心,農場工作人員動動手就能調整大棚內空氣和土壤的溫度、濕度。

  從幹“體力活”到幹“智力活”的不只數谷農場。

  近年來,為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需求,當地正大力實施“千年良田”工程,集中連片推動農田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6萬畝。同時,全區40多萬畝水稻全面開展防病、防蟲和噴灑葉面肥植保作業,豐收時節,近1200臺收割機共同作業,水稻機收率超97%。

百裏竹海深處的獵神村,四周青山綠水、竹林蒼翠。新華網 彭博 攝

  從欠下“環境債”到收獲“金山銀山”

  在綠水青山間端穩“飯碗”的還有梁平區獵神村村民。

  明月山百裏竹海,蒼翠連綿,層層疊疊。竹海腹地的獵神村,一棟棟農家院落錯落有致,散落在彎彎碧水旁。這裏地下蘊藏石膏礦,過去,當地人就利用竹子造紙、開採石膏礦賺錢。

  無序的“靠山吃山”,最終讓村民們“坐吃山空”:竹海被掘得千瘡百孔,地下水滲漏嚴重……

  為還清“環境欠債”,2017年,獵神村一口氣關閉了5座石膏礦,開始綠色轉型。同時依托周邊眾多景點,鼓勵村民盤活現有閒置農房,打造精品民宿群,村裏的發展逐漸從“地下”走到了“地上”。

  “每年5月至10月是獵神村旅遊旺季,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民宿房間就被預訂一空。”村民們介紹。

  而在保留下來的礦山遺址之上,這幾年又有一個新的打卡點。去年10月,獵神村礦山咖啡景點對外開放。這一包括咖啡館、酒吧、民宿、游泳池等綜合性礦山咖啡景點,集工業遺存、文化旅遊、農家體驗等業態于一體,讓遊客一邊休閒娛樂,一邊了解礦山文化和歷史。

  視野從獵神村擴散開來,綠色發展在當地還有更深層次的探索。

  獵神村所在的明月山地處川渝東部交界處,北承大巴山脈,跨重慶市梁平區、長壽區、墊江縣,四川省鄰水縣、達川區、大竹縣、開江縣等7區縣。

  2020年,7區縣共同簽署了《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合作協議》,聯合推進基礎設施、現代産業、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一體化建設,開啟了踐行“兩山論”、共唱“雙城記”的綠色生態協同發展之路。今年6月,首屆明月山生態旅遊文化節在梁平區百裏竹海啟幕。

  如今,在獵神村不僅能找到梁平當地美食,這裏還藏著墊江豆花坊、鄰水小面坊、開江龍蝦坊、大竹醪糟坊、達川牛肉坊,街巷中挂著“川渝一家親”橫匾。

  梁平區委書記錢建超表示,梁平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重慶“一區兩群”協調發展重大機遇,以建設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為契機,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旅遊産業化,奮力譜寫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959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