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科學調配69座水庫資源保飲水穩秋收
2022年08月29日 16:31 來源: 融媒體中心

  

重慶大足玉灘水庫實景。

  “今年這麼熱,家裏也沒停水,而且水量很足,水壓也穩。”看著水龍頭裏嘩嘩流出的自來水,重慶市璧山區遠林名苑小區居民任偉高興地説。

  璧山所在的渝西地區歷來屬于工程性缺水嚴重地區,璧山當地水資源每人平均佔有量僅為重慶全市的1/3、全國的1/4。在過往用水高峰時期,自來水供應一直比較緊張。而在今年連晴高溫極端天氣下,當地卻做到了水量足、水質好。百姓的“水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據了解,璧山區一直從為沙坪壩區供水的銅罐驛長江提水工程取水,供水量為每日5萬立方米。今年上半年,隨著高新區用水量增加,璧山取水壓力本應較大,但經過加班加點施工,德感臨時取水工程順利投用,讓璧山百姓安了心。

  作為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投用前的替代方案,德感臨時取水工程日供水能力可達到30萬立方米,將重點解決渝西缺水地區的生活生産用水缺口。

  今年7月以來,重慶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連晴幹旱導致197條河流斷流,195.73萬人因旱受災,10.6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23.58萬公頃農作物受災減産。面對嚴峻形勢,重慶市水投集團科學調配69座已成水庫原水資源,131座城鄉水廠持續高負荷運轉,全力以赴為31個區縣及周邊1500余萬人口提供供水保障,19個區縣近350萬畝基本農田提供灌溉水源。

  8月25日,長壽區八顆鎮,看著潺潺清水流進快要見底的水渠,村民張育宏臉上連續多日的愁容一掃而凈,指著水渠笑道:“有了這水,今年秋收就有著落咯!”

  潺潺清水來自桃花溪。原來,旱情發生以後,重慶市水投集團所屬范家橋水庫向桃花溪增補生態用水357.45萬立方米,解決了長壽當地沿線近5萬農戶生産生活用水及農業灌溉用水問題,為保證今年秋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今年高峰供水期間,重慶市水投集團累計完成供水2.1億立方米 ,最高日供水量創歷史新高達到200.38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幅22.67%,飲用水源地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基本有保障。(王龍博)

編輯: 韓夢霖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895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