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檢察公益訴訟五周年白皮書》發布

  2017年7月,全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在法律層面上正式建立,迄今剛好五周年。7月11日,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重慶檢察公益訴訟五周年白皮書》。

  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梁田介紹,五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強化能動履職依法監督,檢察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充分彰顯。截至2022年6月,全市共立案9867件,開展訴前程式8335件(發布公告1193件,提出檢察建議7142件),提起公益訴訟492件,支援行政機關、有關社會組織提起訴訟57件,公益訴訟起訴實現38個區縣全覆蓋。

  五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辦案6714件,佔比68.04%;其次為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佔比16.36%。

  梁田介紹,全市通過辦案,督促保護耕地3837畝、林地1809畝,治理被污染水域4.6萬畝、被污染土壤4244畝,清理河道529公里,清理固廢39萬噸,查處制造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147噸,保護和追回國有財産及其他權益價值9.6億元,保護修復文物和文化遺産188處,消除公共安全隱患2981處。綜合運用督促增殖放流、補植復綠及追償修復治理費用等方式推動實現生態司法修復,追償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費用1.1億元。設立萬州林業、合川漁業兩個市級生態司法修復基地,分別補植林木14萬株、放流魚苗97萬尾。

  為全力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全市檢察機關部署開展“保護長江母親河”專項行動,突出護水公益訴訟辦案,全市辦理的涉水案件數量佔生態環境資源領域辦案總量的近七成。

  為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檢察機關主動與生態環境、水利、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建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作配合機制,同步推進水、土壤、大氣污染防治監督。

  為全面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全市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監督活動,全力守護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政策要求,加大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辦案力度,提起非法捕撈水産品民事公益訴訟107件。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辦理相關案件179件。

  為讓群眾吃得放心,全市檢察機關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辦理食藥品行政公益訴訟案1447件、民事公益訴訟案167件。市檢察院與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簽訂協作機制,加強食藥品安全領域檢察公益訴訟與行政執法銜接。

  為讓群眾過得安心,全市檢察機關擰緊生活生産“安全閥”,聚焦生産安全,部署開展專項巡查,緊盯燃氣、建築施工、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及高層建築墻體脫落等問題辦案119件。

  為讓群眾用得省心,全市檢察機關構築資訊網絡“防火牆”,與市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形成App治理長效工作機制,推動整改180余款問題App。

  全市檢察機關還重點聚焦耕地資源、文化遺産、英烈精神等領域加強公益訴訟辦案,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保駕護航。(記者 郭曉靜 張莎 實習生 王懿瑤)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82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