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傳統汽車強市能否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市——訪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教授郭鋼

  過去幾年,隨着新能源汽車興起,“造車新勢力”一路高歌猛進,國內的汽車産業版圖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些並無汽車産業基礎的城市開始崛起,而一些傳統的汽車大市卻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表現平平。

  傳統汽車強市,能否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市?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教授(原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郭鋼。

  傳統汽車強市更有優勢

  重慶日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些過去汽車産業基礎並不強的城市異軍突起。這是不是&&,發展新能源汽車,傳統汽車大市並沒有優勢?

  郭鋼:其實傳統汽車大市也有優勢。

  首先,新能源汽車除動力驅動系統是純電、混動、氫燃料電池外,底盤和車身結構仍然需要大量傳統汽車零部件。從整體比例上來看,新能源汽車真正的新興零部件(新能源動力驅動系統)只佔1/3左右。對傳統汽車大市而言,只要把新的這一部分引進來或者培育起來,再在傳統配套板塊裏選優質的供應商資源,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可以做得更快更好。

  其次,除了製造和配套環節,還要有研發、人才、檢測等體系的支撐,這往往需要很多年積累。重慶在這方面體系是非常完善的,所以重慶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後勁和潛力很大。

  重慶日報: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一些大的傳統車企,因為産業鏈供應鏈的固化,“調頭”非常困難,可能會阻礙和拖累新能源板塊的發展。

  郭鋼:這個觀點我覺得有些片面。傳統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可能確實會遇到上面的問題。但它完全可以從原有體系裏獨立出一個子公司,比方説通過控股、參股或者合資成立一個子公司。這個子公司的供應商,可以按照新能源産業鏈的要求來重新布局。

  比如長安,它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就叫長安新能源,此外長安還另外成立了一個科技公司——阿維塔,打造高端新能源智能汽車。小康的新能源公司叫金康新能源汽車公司,也獨立於傳統板塊。這樣一來,它們就可以重新選擇供應商,不受傳統業務的影響。

  需要打造一個生態圈

  重慶日報:前幾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增長沒有達到全國的平均增速。對此,本地車企&&,是因為前幾年還沒到新能源汽車大發展的時候。對於這種説法,您怎麼看?

  郭鋼:這是一個當前利益和未來利益怎麼去兼顧的問題。過去是賣燃油車賺錢,賣新能源汽車不賺錢,傳統車企首先要保證當前存活和發展,所以相對穩健。但是如果技術不研發,後期也不可能達到市場認可的規模效應,所以企業雖然新車上市不多,但投入研發的資金卻很多。這是傳統車企的發展策略。

  而造車新勢力不一樣。很多造車新勢力的錢來自資本市場,資本是需要盡快有回報的,所以前幾年哪怕是前期虧錢,他們新車上得也比較猛,希望迅速搶佔市場。這是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在發展模式上的差異。

  重慶日報:重慶作為傳統製造業基地,應該如何做?

  郭鋼:首先必須弄清楚行業的短板和補強的方向。重慶要做強新能源汽車産業,短期必須解決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電問題,可通過本土企業投資建廠或者引進三大電企業解決;中期必須解決芯片供應,解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卡脖子領域;長期必須在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方面填補空白。

  圍繞上述目標,政府首先要研究政策導向。要把新能源汽車研發出來並把它賣出去,或者通過共享經濟把它應用好,這就要打造一個應用服務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包括研發、生産、銷售、供應、檢驗檢測、售後、運營服務等。

  從政府的角度,就是要關注整個生態,而不是只是一個整車廠、一個供應商。比如説針對用車的環境,充電樁怎麼建?地方對買車用車提供哪些政策優惠或支持?這一系列問題,都要站在生態的角度來考慮。

  此外,發展新能源汽車一定要深度融合,比方説傳統車廠就要和ICT企業,包括互聯網企業深度融合。ICT企業在互聯網運維、人工智能技術、軟體技術這些方面很有優勢。金康新能源和華為的深度融合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跨界融合是趨勢

  重慶日報:其實不一樣的方面還有很多,比方説現在好多新能源汽車售賣都不是在4S店,有的車商採用的是體驗加網上訂車的直營模式,有的乾脆就在商場進行展示售賣,這種市場端的變化意味着什麼?

  郭鋼:因為現在好多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把新能源汽車當成是一種電子産品,對他們而言汽車的功能性有了很大改變,新能源車也不只是車了,而是和智能網聯的體驗深度綁定,所以説到新能源汽車就必須要説智能網聯。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每年舉辦一次的全球消費電子展,叫CES,多年前就把新能源智能汽車當成電子産品拿去參展了。這就是抓住了年輕用戶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用車心態,可能一款新能源車的駕駛性能、舒適性等還不如傳統燃油車,但年輕人不太在乎這些,他們在乎的是那些比較好玩的智能網聯功能。我們需要深刻理解新行業年輕用戶的新邏輯、新需求。

  重慶日報:我們的産業要素搭配是不是也要進行新的調整?

  郭鋼:沒錯,比如與ICT深度融合的新能源車企,在選址上就不像是傳統的工業企業,在郊區劃一塊地就可以,他們的人才可能更喜歡在鬧市區的寫字樓裏工作,對於周邊配套、生活環境品質的需求也不一樣。

  另外,我們極為需要跨界融合的人才,不是傳統車企的,也不是傳統IT的人才。現在的關鍵是,沒有哪個高校是按這種模式在培養人才,都是單一學科,搞軟體的不懂汽車,搞汽車的不懂軟體。其實重慶相關應用場景都有,具備培養跨界人才的基礎條件,如果能率先培養一大批這種人才出來,那我們的後發優勢就不得了。

  隨着軟體定義汽車潮流的到來,軟體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中佔比和價值越來越大,跨界融合型軟體人才將成為汽車産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在重慶市政府的引導和大力支持下,重慶大學面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軟體人才急迫需求,按照人才鏈、創新鏈、産業鏈三結合特點,在兩江新區即將成立高等工程師學院,按項目制、産品導向、産教融合模式,培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跨界融合軟體人才,將助力重慶汽車産業向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記者 白麟)

編輯: 葛琦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2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