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陳海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主持人: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迪安診斷在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努力呢?

  陳海斌:國家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公立醫院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學、精準的診斷服務可以賦能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讓患者能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治療,同時也能更科學地進行健康管理。

  迪安診斷已構建完整的健康診療産業生態鏈,具備“服務+産品”模式優勢,通過“精準中心”和“合作共建”的服務模式為不同的醫療機構提供不同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醫院提高檢測效率。換句話説,就是幫助“小醫院看小病更方便,大醫院看大病更專業”。

  具體來説,區縣一級醫院的主要訴求是降本增效,提升基層能力。通過“合作共建”,我們輸入質量體系、學科建設、技術平台、配送體系等一站式服務,與縣級醫療機構共建區域檢驗或病理中心,豐富診斷服務項目、提升檢測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就近看、慢病共同防”,增加群眾健康獲得感,降低就醫負擔。目前,我們為全國超過700家醫院提供了這類服務。

  面對“大三甲”醫院在重點優勢學科建設,以及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需求,我們有“精準中心”可以提供解決方案。在重慶,我們協助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建設了精準中心,將三代測序技術引入實驗室,幫助醫院強化感染學科建設。後續還將進一步開展甲狀腺基因、健康篩查風險基因、藥物代謝基因等檢測項目。

  迪安診斷已在全國建設40多家精準中心,我們以基因組學、代謝組學、蛋白組學等多組學技術平台為支撐,與醫院合作在院內建設精準診斷實驗室,在研發、實驗、臨床、課題、報證等方面深度合作,在提升診斷技術水平、研發成果轉化落地、提升臨床醫學價值方面提供助力,有效幫助醫院打造一體化的精準診療模式。

  除了這兩大服務模式之外,我們還與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合作,輸出豐富的經驗,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自2018年以來,我們在重慶舉辦了5期“西南地區‘再生育-出生缺陷防控’高級研修班”,累計培訓300多名優秀人員。這一研修班今年還成功申報了國家級高研班。

  主持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企業該如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呢?

  陳海斌:黨中央提出,要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把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深耕大健康行業27年,迪安診斷深知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提出了“技領未來”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大對上游研發和轉化的投入,憑藉研發優勢和産品生産能力,在基因測序、PCR、串聯質譜、核酸質譜、病理診斷等領域,已擁有眾多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專利的技術和産品。

  在研發投入方面,重慶精準醫療産業技術研究院就是一個縮影。這是由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醫院、投資公司等多元主體合作的研究型機構,擁有完善的科研研發平台和創業創新平台,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項目和重慶市科研項目。研究院還與重慶多所高校共同探索産學研合作模式,為企業的項目研發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撐。

  在産品轉化方面,我們旗下子公司“凱萊譜精準醫療”自主生産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系統批准上市;參股公司迪譜診斷的“高通量芯片飛行時間核酸質譜儀DP-TOF”獲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子公司“迪安生物”已形成分子診斷、病理診斷和POCT三大産品轉化平台,感染、數字病理以及宮頸癌篩查的完整解決方案。

  主持人:今年,重慶市委明確提出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引領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出新步伐、見到新氣象。迪安診斷將如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陳海斌:成渝地區是迪安診斷在西部發展的重要戰略高地,我們在重慶、成都均開設了子公司及標準化、連鎖化的醫學實驗室,以及重慶精準醫學産業技術研究院,助力區域醫療高質量發展。

  5月19日,迪安診斷和重慶市榮昌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本地的醫療機構,共同建設渝西川南精準醫學中心。依託迪安診斷的基因組學、蛋白及代謝組學等重點技術平台,以及腫瘤、感染、慢病、婦幼遺傳等重點學科力量,中心建成後,將通過科研成果的轉化,形成疾病診療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區域內檢驗、集採、物流、信息化等一體化管理,服務範圍輻射整個渝西川南地區。這也將進一步促進成渝地區的醫療衞生資源共享以及基層醫療資源的均衡布局,助力區域內精準診療水平的整體提升,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便捷服務。

  去年11月,迪安也與成都東部新區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打造未來醫學城·迪安診斷國産IVD創新製造中心。這個項目將以疾病早篩和精準醫療領域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産、銷售一體化發展為目標,建設包括國産IVD創新設備製造基地、精準醫學平台以及迪安診斷産品西南進出口平台。

  所以整體上不僅實現了雙城布局,而且將圍繞“産、學、研、商、政、資”全方位打造生態一體化建設,從而打造成為立足西部、面向全國的重要載體。

  主持人:未來,迪安診斷將如何繼續圍繞健康生態産業鏈做深做強?

  陳海斌:在國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之下,迪安診斷也在積極謀求突破,圍繞健康生態産業鏈構築“護城河”。迪安診斷錨定“醫學診斷整體化解決方案提供者”的戰略定位,已經在行業內率先形成了“研發生産+診斷服務+健康管理”三位一體的健康診療産業鏈。

  未來,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對上游自研産品的投入力度,在分子診斷、質譜診斷、毒品檢測、AI病理診斷等領域産出更多的自主研發産品。

  在診斷服務方面,我們在普檢業務穩健發展的基礎上,會重點布局特檢業務,通過創新“合作共建”和“精準中心”兩種服務模式,更深入、更有個性化地服務各級醫療機構。

  除了疾病的診斷,我們也將關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從早診早篩到預防到保健,實現從醫學診斷走向醫療健康的目標。

  去年迪安開啟“數智化”和“國際化”發展,這也將是我們未來布局的重點領域:我們正在探索將“數字+診斷”相結合,用信息技術賦能醫學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和臨床應用等領域;國際化拓展方面,我們要做好國外先進技術國産化“引進來”和優勢産品“走出去”,2023年我們將在越南開設第一家海外實驗室,在國際化方面落下重要一子。

  主持人:社會責任是企業家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和表現形式。迪安診斷在支持健康公益事業發展,做了哪些貢獻呢?

  陳海斌:迪安從事着一份善的事業,迪安的文化如果只能用一個字提煉的話,就是“善”字。踐行以“善”為核心的責任觀,迪安診斷形成了以關愛民生健康為主線,支持專業人才培養、幫扶弱勢群體和助力慈善事業等為輔助的多元化公益支持系統。

  “立足專業,貢獻社會”是迪安診斷始終堅持的公益理念。在重慶,迪安參與了福利彩票基金遺傳代謝病、智力發育異常及罕見病基因檢測公益性項目,通過承接基因檢測、配合科普宣傳、參與遺傳諮詢體系建設等舉措,為推動出生缺陷三級防控提供人才、體系基礎。

  今年4月底,迪安第13次獲得由中國癌症基金會頒發的“社會公益獎”。從2010年起,我們每年參與基金會舉辦的公益活動,為數萬名女性提供宮頸癌免費篩查服務。

  為了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從2020年11月開始,集團旗下的迪安健檢就在浙江安吉余村建設智慧健康驛站,以老年人為切入點,構建“醫、養、護”緊密結合型“智慧醫養”服務新模式,打通健康管理“最後一公里”。

  2022年迪安診斷發起成立了“杭州至善公益基金會”,以更專業的方式來做公益。目前發起了面向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的“向陽花計劃”,幫扶優秀學生和科研人才的“青竹計劃”,以及提升中西部地區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能力的“山海心連心”等多個公益項目。

  “讓國人平等地分享健康”是我們企業的使命,無論是以自身專業提供醫學診斷價值,還是通過公益的方式,其實都是基於不忘初心,服務社會的出發點。

編輯: 陳蒙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2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