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追懷典範盧作孚

  本報記者陳青冰、周文衝

  悠悠長江,緩緩流淌。幾千年來,水波倒映着兩岸的變遷,記錄着時代的沉浮,也影響、改變着兩岸人們的命運。

  在這之中,一位名叫盧作孚的重慶人,憑藉自己的毅力和決心,在時代的沉浮中逆流而上,改變了航運長期被外國輪船公司壟斷的情況,統一川江航業;在戰時又助力工業西遷,成就了一段“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毛澤東曾説在中國民族工業發展過程中,有四個實業界人士不能忘記:重工業的張之洞、化學工業的范旭東、交通運輸的盧作孚、紡織工業的張謇。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了5位愛國企業家典範,其中一位便是盧作孚。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他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在《盧作孚的中國夢》作者羅高利看來,總書記的這番話和當下中國發展的環境都給了民營企業家充分的激勵,民營企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最好時機。盧作孚當年興辦實業的經歷,無疑能給當下民營企業家提供無窮無盡的靈感和養分,值得每個民營企業家學習。

  4月14日是盧作孚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日。重慶市合川區特地把今年的4月10日至4月16日定為以“緬懷先賢憶初心,傳承精神勇擔當”為主題的“作孚周”,通過主題展覽展演、專題講座、參觀緬懷、紀念展陳等10余項系列活動,紀念這位愛國企業家。

  近日,記者重訪盧作孚故居等地,試圖走近這位“中國船王”。

  從“説”到“做”

  1923年夏,繁華的上海街頭,一位個子不高、身材瘦削、雙目炯炯有神的小夥,在造船廠、紡織廠、鋸木廠、電力廠等工廠之間來回奔波。

  小夥名叫盧作孚,30歲,出生於四川省合川縣(今重慶市合川區),家裏兄妹6人。這是他第二次來上海,此行目的是學習上海先進製造業經驗,希望探索出一條實業救國路徑。

  1914年,盧作孚第一次來上海。時任江安中學數學老師的他,在成都經歷了辛亥革命、軍閥鎮壓革命黨人等事件後,一直在思考怎樣救國。那年夏天,他從學校辭職,抱着對救國真理的嚮往,獨自乘船來到上海,住最簡陋的小閣樓,整天將自己埋在有關中國和世界的各種新知識裏,常常吃不起飯,有一次餓了兩三天,昏倒在閣樓裏。

  一年後,盧作孚離開上海。離開時,黃炎培等人向盧作孚提出了工作邀請,但是盧作孚認為謀取職業並非他此次上海之行的目的,便婉拒了。

  回重慶後,他先在老家合川擔任福音堂小學算術教師,後去成都《群報》擔任記者兼編輯,再回到合川縣中擔任監學兼數學教師,之後又回到成都擔任《川報》編輯、記者和主筆。1919年,他從李劼人手中接過《川報》社長一職。

  從這段經歷不難看出,盧作孚文理才能兼備。但事實上,由於家境貧寒,他僅讀過小學。

  記者生涯中,盧作孚發表了大量反對帝國主義、反對賣國政府的社論和專文,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在《川報》上開闢了《省議會旁聽錄》專欄,大膽地就省議會中提出的違背民眾意願、損害民眾利益的措施和提案,提出批評意見。

  縱使當時盧作孚在成都輿論界有了相當影響力,但是他仍覺不夠,認為自己只停留在“説”的層面。

  在一次演講中,盧作孚提到:“自己在1920年以前,還是一個只説不做的人;如做教師,只能在講堂上説,而且照着教科書向着學生説;當新聞記者,還是説,而且是只能在報紙上去説。”

  1921年,一次“做”的機會來了。他應川軍第二軍第九師師長兼永寧道尹楊森的邀約,前往四川瀘縣(今四川省瀘州市),擔任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長。

  在瀘縣,他創辦通俗教育會,建立圖書館、閱覽室,開展各種形式的民眾教育活動,如破除婦女所受的封建束縛活動。同時,他還邀請包括茅盾、惲代英、王德熙等名人志士前來開展演講、擔任教育要職等,改變當地的教育制度,開展新教育的試驗。

  惲代英在寫給友人的一封信裏提到:“到此校後的感想……校內氣象頗好……道教育科長盧思(注:盧作孚別名),人更可注意,真可謂濟濟多賢。”

  不到一年時間,“新川南、新教育、新風尚”的讚許聲傳遍了整個四川。但是後來由於軍閥混戰,楊森的部隊遭遇失敗,地方上的封建勢力捲土重來,盧作孚的試驗也胎死腹中。

  “在這樣一個亂世,究竟應當怎樣來挽救國家的危亡?”

  第二次去上海前,盧作孚再次發出這樣的疑問。

  但是這一次,盧作孚的答案不一樣了,他的人生航線將從教育救國,轉變為實業救國。

  多次創造奇蹟

  從上海回到重慶後,盧作孚又開啟了人生新篇章。他成為一個實業家,但又不僅是一個實業家。

  自1924年開始,他先後擔任成都通俗教育館館長、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嘉陵江三峽峽防團務局局長、川江航務管理處處長、四川省建設廳廳長、交通部常務次長、全國糧食管理局局長……

  這些職務數量多,不少履職時期重疊,有些職務的工作要求還異常艱難,並且指名盧作孚擔任。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作中,盧作孚展現出超乎常人的效率和行動力,一次又一次解決危機,創下多個奇蹟。

  最著名的一次事件是宜昌大撤退,也被譽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1938年10月,隨着日軍步步緊逼,武漢淪陷。數萬噸工業物資、千百萬人員集中到宜昌,代表着全中國軍工、輕重工業、航空工業的精華。

  當時,10月中旬以後大型輪船能正常通行的時間只有40天,之後便是漫長的枯水期,這是生死存亡的40天。

  這段故事如今可以在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的重慶工業博物館內看到。重慶工業博物館副館長官咏琴&&,盧作孚是重慶乃至中國工業的先驅式人物,一生以實業救國報國。他在宜昌大撤退時發揮的作用,對抗戰和中國近代工業都産生了深遠影響。

  如何順利把物資和人員轉移到大後方?當時,川江驚險,船運能力有限,人們爭先恐後擠進民生公司宜昌分公司,現場混亂不堪。

  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為何選擇民生公司?1925年成立的民生公司,從一個載重僅70噸的客運小輪起步,已在長江上創下多項奇蹟:1933年,面對英國太古公司打撈不起的千噸巨輪,民生公司用5000元買下,花了兩個月將其打撈上岸,還把它接長至220英尺。1935年,民生公司成功整合長江上游的幾十家中國輪船公司,幾乎擁有長江上游一半的中外輪船,成功改變外國輪船在長江橫行霸道的局面。1937年,面對長江上游數十年未遇的江水起落,民生公司開創三段航行的方法,創造了川江枯水航行的奇蹟。

  每一項任務在當時都算開天闢地。一種克服困難、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的“民生精神”,也在長江這片水域中生長出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趕來宜昌的盧作孚説了一句話:“請回去!所有的人明天見!”制止了混亂局面。

  經過通宵的規劃分析,盧作孚制定出一個40天的運輸計劃。24小時後,24隻船不停地往返於宜昌與長江上游各港口之間。盧作孚也日夜守在辦公室內,處理着各種訊息。

  在《我的父親盧作孚》一書中,盧作孚兒子盧國紀寫道:“我的父親作為整個搶運工作的指揮者和組織者,工作尤其忙碌。他對長江上游全線的運輸情況瞭如指掌。他知道每一小時有多少噸物資正在被運走和什麼船在運它們,知道每一隻船什麼時候航行在什麼地方,知道哪一些物資正在哪一個港口卸貨,知道哪一些單位的物資正在裝上駁船……”

  40天后,3萬多人和9萬多噸物資被安全送到了大後方。截至1940年6月,民生公司共運輸150余萬人、100多萬噸貨物,同時運送川軍270余萬人出川抗戰。

  宜昌大撤退告一段落,但是盧作孚和民生公司的救國行動還在繼續。

  早在抗戰爆發之初,就有人為民生公司的前途擔憂,盧作孚卻認為,“國家對外戰爭開始了,民生公司的任務也就開始了!”

  後來,盧作孚不僅在宜昌大撤退時,表現出了一個愛國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還在1940年擔任全國糧食管理局局長時,挑起艱巨的軍糧供應任務,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蹟。

  當時抗日前線幾乎到了斷糧的地步,盧作孚臨危受命,在短時間內組織調研30多個縣,制定運輸糧食的“幾何計劃”,挑選最合理的糧食集中點和運輸線。

  盧國紀在書中寫道:“在這段時間中,我親眼看到他為糧食運輸的問題而焦急、而忙碌。每天晚上回到家裏,不停地對着聽不清楚的長途電話喊叫,詢問各地運糧情況,發出各項工作命令,指揮糧食購買和搶運工作的進行,直至深夜,直至通宵。”

  短短幾個月,一場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得以化解。《盧作孚和他的長江船隊》一文中寫道:“其在戰時的意義,至少與宜昌撤退的‘奇蹟’相等,並且是以同樣有效和激動人心的機敏來完成的。”

  1941年初夏,盧作孚解決糧食供應危機後,辭去了全國糧食管理局局長職務,回到交通部,繼續集中力量處理戰時運輸問題。1942年,盧作孚又離開交通部,回到民生公司。

  盧作孚自1925年以民生公司為起點,歷經數不清的艱難險阻,每次都以過人的才智和氣魄解決危機。

  “不容易被人理解的人”

  1948年,《大公報》記者徐盈這樣評價盧作孚:“不容易被人理解的人。”

  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

  盧作孚僅小學文化,卻能在一生中“身兼數職”,開拓性地進行多項社會改革試驗,敢為人先,並且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

  一邊是長江航運,成立民生公司,統一川江航業,拿回長江內河航行權,保障抗戰關鍵運輸工作;一邊是城市建設,盧作孚致力於以合川、北碚為代表的四川、重慶等地開啟現代化實踐,讓這些地區集中多項特色工業,擁有圖書館、博物館、科研所等教育機構。

  在這些成績之上,盧作孚不被名利熏心,孑然一生,堅持艱苦樸素的生活,被評價為“一個沒有錢的大亨”。

  合川區史志辦原副主任楊成術&&,盧作孚一生都沒有買過房産,總是一身粗布衣服,去世時還不忘告知夫人,“借用民生公司傢具,送還民生公司”。

  抗戰時,盧作孚生病了,家人想給他補補身體,連買只雞的錢都沒有。平時,盧作孚宴請客人的最高待遇,就是一碗豆花飯。他的妻子還經常做手工活,補貼家用。

  縱使擔任過很多重要的職位,盧作孚的工資都不多。因為不管擔任多少個職務,他都只領一個職務的工資,堅決不多領;其他單位給的輿馬費,他也統統捐贈,一分不留。

  他對家人的要求也同樣嚴格,不會利用職權給他們提供一點便利。1939年2月,兩個兒子從成都回重慶途中遭遇大巴翻車、險些喪命,盧作孚沒有派公車去接,而是讓內江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轉告他們,如果傷不重就立即坐公共汽車回去;如果傷重,在內江醫好傷之後仍坐公共汽車回去。

  羅高利&&,很多人知道盧作孚的經歷後,都會忍不住問上一句“為什麼”。他研究多年後,發現能驅動盧作孚的重要一點,是他對國家的熱愛,“愛國主義貫穿了他的一生”。

  在盧作孚誕辰130周年之際,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並開始學習他的精神:如他生前一直強調的那般,“忠誠地做事,誠懇地對人”。

  在合川,這句話成了盧作孚1944年創辦的瑞山中學的校訓。

  “回首向來風雨路,已是滿園桃李香。牢記作孚先生志,不忘教育初心夢。”瑞山中學第26任校長黃小玲説,學習並弘揚“作孚精神”,已是瑞山中學師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

  盧作孚家鄉合川區肖家鎮也一直在挖掘盧作孚精神,建設美麗鄉村。肖家鎮黨委書記吳從楷&&,肖家鎮現在正按照盧作孚的理念,打造“十皆院子”,使人民“皆有職業,皆受教育,皆能為公眾服務,皆無嗜好,皆無不良的習慣”,使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皆清潔,皆美麗,皆有秩序,皆可住居,皆可游覽”,傳承和發揚好盧作孚鄉村建設的理念。

  4月10日,盧作孚的親人在合川區政府的邀請下,重回盧作孚祖屋。祖屋建於清代中晚期。2020年,當地政府對這棟建築進行翻修的同時,保留了內在結構,讓前來瞻仰的人們還能感受到盧作孚祖上的生活印記。如今,這一片房子門前乾淨、整潔,以前四週荒蕪的田地,已成為高標準農田,田埂間修了公路,呈現出一片乾淨、美麗、祥和的鄉村景色。

  提起盧作孚,居住在這裡的老人還會説上一句,“從小就聽説他,大人們一直念,我們這裡有個了不起的人,盧作孚。”

  在位於重慶北碚的盧作孚紀念館前,盧作孚和弟弟盧子英的雕像赫然矗立。兩人背對嘉陵江,目光堅定面向前方。他們背後的大樹枝繁葉茂,向一左一右伸展而去,仿佛是一對巨大的翅膀,守護着這片他們共同奮鬥過的熱土。

  不遠處,盧作孚主持修建的北碚公園內的盧作孚陵園,望綠水悠悠,享綠樹環繞。北碚是他開展鄉村建設的基地,也是他的長眠之地。在他和妻子合葬的墓碑前,擺放着簇簇菊花。

  每一片花瓣仿佛都在傳遞着一個信息——盧作孚沒有被忘記,也不會被忘記。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95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