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石柱中益鄉華溪村村民又分紅了

  “太陽出來(啰兒)喜洋洋(哦啷啰),土家人民(啷啷扯哐扯)把歌唱(哦啷啰)。”

  “蜂蜜甜來(舍)山花香(啰喂),中益人民(嘛啰兒啰)感謝黨(啰喂)。”

  4月13日上午,伴隨著兩曲土家啰兒調,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第五屆分紅大會,在村委會辦公樓前廣場上拉開帷幕。當天,全村1246名村民共分紅149520元,每人平均分紅120元。

  “中心組黃榮瓊一家,480元!”

  “街上組譚久華一家,600元!”

  ……

  村民們按照各自所在的村民小組,手持股權證來到對應的分紅桌前,登記、簽字、摁手印、領分紅……有序而熱鬧的現場,洋溢著喜慶歡樂的氛圍。

  “我們中心組去年發展種植的脆桃,銷路好得很,今年我更要加油幹!”華溪村中心組村民況太壽領過分紅,喜滋滋地説道:“你別小瞧這一棵棵手指大小的黃精苗,今年行情好,一直供不應求,為我們集體經濟作了大貢獻。”華溪村街上組村民王光華顯得很興奮。

  “曉得今天是分紅的日子,特地早早起來穿上我們的土家民族服飾,讓高興的日子顯得更喜慶。”58歲的熊培蘭是華溪村先鋒組村民,當天,她除了領取自己一家的分紅,還有一項“任務”,就是作為村民代表發言,“有太多的感激之情,想借著這個機會,在今天這個日子表達!”

  熊培蘭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因身體原因無法下地幹活,女兒正讀高三,家中還有兩個未滿10歲的孫子需要照料。去年,熊培蘭的丈夫在工地幹活時摔了一跤,一時間不能出門幹活,整個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她身上。

  “如果你考上了大學,家裏可能沒錢供你讀書了哦。”“現在政策這麼好,就算家裏暫時沒錢,我還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在校期間也能爭取獎學金,無論如何我都要上大學。”母女間的一席對話,讓熊培蘭既覺身上擔子重,也感到欣慰。

  盡管日子過得不輕松,但熊培蘭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希望——村集體經濟發展黃精種植,她通過反承包賺了錢,自己也積極報名參與除草、施藥等務工環節,村裏還為她提供了就業機會,帶動農産品銷售等為其增收。

  “現在村裏發展越來越好,幫我們的人這麼多,讓我感到生活有了希望,未來有了盼頭。”熊培蘭在發言中説,雖然家裏暫時有困難,但只要肯幹、肯努力,一定能邁過這個坎,讓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甜蜜。

  “發展村集體經濟,幫助村民增收,華溪村已連續舉辦五屆分紅大會。”華溪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孫斌告訴記者,華溪村成立村集體經濟公司以來,發展了黃精、木瓜、脆桃、脆李等特色農業種植,以及華溪大米、黃精麵條、華溪鹽竹筍等農産品加工産業。每年,村集體將利潤的93.6%分紅給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再按照6:3:1的比例進行二次分紅。其中60%分紅給全體村民,30%分紅作為兩不愁三保障專項基金,從多個方面對村民進行激勵和幫扶,剩下的10%則作為村集體公益金用于日常開支。過去一年,村集體經濟公司營業收入達201萬元、較2019年增加23%,脫貧人口年每人平均收入達19415元、較2019年增加34%。

  通過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推動農旅融合發展、不斷深化三變改革,一幅“春天有花、夏天有果、秋天有蜜、冬天有研學課堂”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正在華溪村逐漸呈現,村民們也過上了更加甜蜜的新生活。

  近一個小時的分紅大會結束後,鄉親們在廣場上歡快地跳起了代表追求幸福的土家族擺手舞……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952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