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蓄滿積分“資金池” “兌”出文明新風尚

  在開州區滿月鎮甘泉村,有一家開在村委會院壩裏的小超市,村民買東西不花錢,全部用積分兌換。“我要換一袋米加一袋面”“拿雙雨靴,再給娃娃買兩個作業本”……中午時分,村民們在“電力愛心超市”門前排起了長隊,正用積分換取所需生活物資。

圖為村民在甘泉村“電力愛心超市”門前排隊兌換生活物資。(安姚鑫 攝)

  據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介紹,為積極履行在渝央企的社會責任,助力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去年以來,該公司在開州、巫山、巫溪等10個區縣建成首批“電力愛心超市”,搭建起“政府+企業”全新合作平台,給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在“電力愛心超市”內,約45平方米房間內,油、鹽、麵粉等生活日用品整齊擺放在貨架上,下面對應的“商品標籤”,詳細標注着兌換該生活日用品所需積分。超市前&的電腦上,清晰地記載當地村民的積分進賬和支出。

圖為甘泉村“電力愛心超市”貨架上擺滿生活日用品。(安姚鑫 攝)

  超市一側的墻壁上張貼着一張《甘泉村積分細則(試行)》,上面詳細標注了村民積分獲取的方法,包含“基本要求項”和“加分項”兩大板塊共38個計分項。村民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打造、鄉風文明建設、供電秩序維護等鄉村治理內容,即可獲取相應積分。此外,該細則還設置19個扣分項,涵蓋違紀違法、違背公共道德、破壞供用電秩序等。

  “甘泉村‘電力愛心超市’於2022年4月啟動建設,去年7月投用以來,已集中兌換4次,累計兌換村民積分6萬多分。”國網重慶開州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周世川介紹。

  “只要把自家院子打掃乾淨就可以賺到不少積分。”55歲的甘泉村村民陳遠裏,花費積分77分兌換了一桶油和一袋米。對於“電力愛心超市”為家鄉帶來的變化,他最直觀的感受是“各家庭院和鄉村公路越來越乾淨衞生了。”

  甘泉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德祥&&:“過去甘泉村沒有類似的機制,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等治理工作往往只能‘靠嘴説’。‘電力愛心超市’投用,有助於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鄉風文明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國網重慶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電力愛心超市”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服務鄉村振興、促進鄉村文明的重要舉措。按照計劃,今年,該公司將在全市再建10個“電力愛心超市”。(潘洪)

編輯: 劉磊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8112963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