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累計開展酸化土壤治理推廣面積300萬余畝

  5月19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我市已累計開展酸化土壤治理推廣面積300萬余畝,有力促進了糧食生産,保障了耕地健康。

  土壤的高強度種植和化肥的大量使用都會導致耕地的退化,部分退化嚴重的土壤還會産生較強的酸性。土壤酸化會使土壤出現板結、肥料流失加速、作物營養不良等問題。南川區楠竹山鎮楊柳村水稻種植大戶彭武就因此吃過不少虧——2019年,彭武返鄉流轉了260畝土地種植水稻、高粱等糧油作物,但由于土壤酸化嚴重,作物抗病性差,減産嚴重。去年,當地農技推廣中心對彭武種植的土地土壤增施土壤改良劑後,農作物的莖稈才得以長得粗壯,每畝增加糧食近50公斤。

  “要治理酸化土壤,可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針對不同酸化類型的土壤,採用不同的土壤改良劑給土壤‘治病’。”市農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説,從2016年起,我市開始探索酸化土壤治理良法,總結了不同類型土壤改良劑在不同作物不同土壤PH條件下的使用方法。

  如今,全市已推廣運用6大類20余個土壤改良劑,初步形成了《酸化土壤改良技術規范》地方標準,建立了完善的土壤酸化預警係統。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酸化土壤治理推廣面積300萬余畝,通過治理耕地品質提高0.3~1.0個等級,農作物平均增産8%以上,為保障糧食安全打下基礎。

  “接下來,我們將投入1000萬元資金用于酸化土壤治理的協同推廣,進一步擴大酸化土壤的治理范圍,總結一套高效的酸化土壤治理推廣模式,同時開展酸化土壤治理重點縣建設,為全面推廣酸化土壤治理提供經驗和參考。”該負責人説。

  記者 趙偉平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963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