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雲海藥業位於雲陽縣鳳鳴鎮馬軒村的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受訪單位供圖)
“每天都得看一看。這段時間,砂土中的天麻種子正在發箭芽。”春分時節,雲陽縣桑坪鎮鹹池村黨支部書記王運兵每天都忙着天麻育苗。
2019年與重慶三峽雲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峽雲海藥業”)結緣後,王運兵很快成為當地有名的天麻等中藥材種植高手,不僅依靠勤勞的雙手實現脫貧增收,還帶動桑坪鎮及周邊鄉鎮眾多農戶從事天麻、淫羊藿等中藥材種植。
三峽雲海藥業是雲陽本土一家從事中成藥生産、銷售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帶動當地中藥材種植規模由最初的3000畝發展到2.5萬畝,2.4萬餘戶農戶靠着這一産業實現增收。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三峽雲海藥業還肩負着三峽庫區中藥材特色種質資源、生態珍稀食(藥)用菌種開發與推廣的重任。
探索出“公司供種源,免費教技術,産品包回收”合作模式
“我們對道地藥材有着極大的需求量。”三峽雲海藥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已構建起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商業、中藥服務業的全産業鏈。
立足庫區中藥材特色資源,該企業建有川佛手、小茴香、淫羊藿、天麻、枳殼等三峽庫區道地特色中藥材種植核心示範基地3000余畝,中藥材種子種苗研究基地2個,優良品種選育基地3個,珍稀菌種研發生産中心1個。
隨着産品市場佔有率攀升,企業對道地藥材種植需求進一步擴大,逐漸探索出一條“公司供種源,免費教技術,産品包回收”這一與農戶合作經營的模式,在推動中醫藥産業發展的同時,帶動當地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當初也是抱着試一試的想法,哪曉得在技術人員幫助下,我種植天麻還真成功了!”王運兵告訴記者,以畝産4000至5000斤、每斤鮮麻10元的市場收購價計算,目前他種的3.5畝天麻,年收入達到10萬元,遠近鄉鄰也紛紛跑來“取經”,跟着從事中藥材種植。
目前,三峽雲海藥業已在雲陽全縣帶動農戶種植中藥材2.5萬畝,成為國家中藥材資源發展重點支持項目。
帶動村集體、農戶共同參與産業發展
上述合作模式不僅讓種植戶滿意,還壯大了全縣村級集體經濟。
江口鎮三灣村的天麻、淫羊藿種植基地,鳳鳴鎮馬軒村的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説起由核心示範基地的3000余畝規模,發展到帶動全縣種植中藥材基地2.5萬畝的這一過程,三峽雲海藥業相關負責人很是感慨,“不僅如此,我們通過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種植天麻、淫羊藿等中藥材,讓全縣23個村集體經濟實現了零的突破。”
雲陽縣清水鄉竹&村就是受益者之一。
竹&村黨支部書記陳宗文説,由三峽雲海藥業投資,清水鄉竹&村和火埠村分別建設60畝淫羊藿高産示範基地。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固定分紅、集體資金入股分紅,將總産值的5%給流轉土地的農民二次分紅,同時通過為當地農民提供務工就業機會、提供技術指導、包産品回收等形式,建立起牢固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增加群眾收入。
“經估算,淫羊藿每畝預計有5000—8000元收入,流轉土地農民通過固定分紅、二次分紅、集體經濟分紅和在基地務工等,每戶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陳宗文説。
凸顯産業鏈群效應,帶動更多農戶增收
據了解,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産業發展,並將産業發展與帶動增收相結合,雲陽縣專門制定了《雲陽縣中藥材發展十五年規劃》和《雲陽縣中醫藥加工産業十五年規劃》。
“通過保障優質種子種苗、菌種供給和優良技術服務,讓越來越多村民受益。”重慶雲海百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三峽雲海藥業旗下一家專門負責中藥材種植的子公司,公司總經理高建雲告訴記者,2022年公司自建基地提供的主要原料、通過訂單基地採購主要原料總貨值3211萬元,總計帶動2.4萬餘戶農戶增收。除依照合同、協議、市場價格向農戶支付兌現外,企業還以保底收益、分紅兌現、土地租金等形式確保農戶的收入。
“立足三峽庫區的道地中藥材,我們在全國範圍一共篩選了20味中藥材,按照‘一味藥材,一個産業,一組人才,一方農戶’的思路,聯合當地同行整體規劃、合作開發,凸顯産業鏈群效應,帶動更多農戶增收。”高建雲説。(記者 劉翰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