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國家電網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共享(重慶)實驗室正式運行

  3月14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位於兩江協同創新區的國家電網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共享(重慶)實驗室(以下簡稱共享實驗室)正式運行。該共享實驗室將承擔國家電網西南片區儲能電池市場檢測與認證評價任務,同時為川渝兩地企業動力電池性能檢測與技術開發服務。

  記者了解到,共享實驗室是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重點圍繞新型儲能體系及全産業鏈關鍵技術建設的科技創新平台。

  平台負責人蘇岳鋒教授介紹,目前,全國大部分水電資源分佈在西南地區,以水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已經成為西南地區排名前兩位的電力來源。但由於自然因素的限制,新能源發電普遍具有較強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用電化學儲能方式,將新能源發電的電能儲存起來,猶如裝上“充電寶”,可以在需要時釋放電能,能夠大大減輕電網負荷,保障用電穩定。

  因此,用於電化學儲能的電池性能尤為重要。據估算,2030年西南地區電化學儲能裝機量將超過10億瓦時。市場對儲能電池專業檢測有極大的需求。

  共享實驗室正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它是國家電網在西南片區唯一的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該實驗室不僅具備電池檢測能力,而且提供電池材料性能檢測服務。目前,該實驗室內擁有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原位多功能X射線衍射儀、電池單體和模塊充放電設備等高端精密儀器設備,達到業內先進水平。

  共享實驗室還開展綠色二次電池體系的設計、研發和産業化工作。目前,共享實驗室團隊開發出的多晶/單晶高鎳正極材料産業化製備技術,已經應用於宜賓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産線,使生産成本降低約25%。團隊已經依託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孵化了一家學術型公司,即重慶理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高容量鋰離子電池正極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産,目前已獲得65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

  兩江協同創新區相關負責人&&,今後,共享實驗室將建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檢測資質的先進儲能技術創新研發和測試平台,輻射帶動川渝兩地儲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 申曉佳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943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