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讓各類人才在鄉村大顯身手

  啟動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力爭5年培育2000人;通過“鄉聘村用”,讓村醫招得來、留得住、能發展;通過“訂單式”揭榜挂帥,把最優秀、最適合的人才匹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從培育、引進,再到活用,重慶正在書寫鄉村人才振興的新篇章。

  人才的重要性,人們早有共識。廣袤鄉村,機遇遍布各處,潛力不可限量;各類人才,胸有鴻鵠之志,尤需腳踏實地。此二者,若能彼此擁抱,雙向奔赴,便能産生“1+1>2”的實際效果。如此,産業規劃有了新鮮血液,農業現代化有了智力支撐,發展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新鮮血液,新在想法,新在創意,新在眼界。

  豐都縣棗豐協作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園負責人侯俊、王合興,前者以前主要做園林生意,後者是種植高山蔬菜的“老把式”。他們一個有資金、一個懂技術,都曾當過鄉幹部,對農民感情深厚。他們來到豐都,不僅發展果蔬種植,還積極打造加工廠、酒店、採摘園延長農業産業鏈,實現“接二連三”。

  在豐都縣龍河鎮洞莊坪村的涂溪湖畔,鳳鳴灣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正在緊張建設,該項目的參與者、37歲的徐鵬既是作家,也是“新農人”,他向留守兒童捐贈圖書,積極改善鄉村道路,讓村子能“自我造血”。

  這樣的人才,懷著對鄉土的熱愛,帶著全新的思維方式,踐行著激活一方文化、做大一個産業、建美一個村莊的理念。他們的到來,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撐。

  拓寬渠道“引”,深掘潛力“育”,不拘一格“用”,重慶正在全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的人才隊伍。近年來,重慶先後出臺《農業科技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激勵機制》《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行動實施方案》等,持續回引本土人才,暢通人才來源渠道,激勵各類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華。

  但是,與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的需求相比,重慶鄉村缺人手、少人才、留不住人的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農村電商人才、農業職業經理人等人才缺口較大。

  一方面,要把幹得好、有潛力、能帶動的人選出來,使“頭雁”既能做大做強自身,又能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培養“新農人”,讓具有新思維、敢做新嘗試的人,通過電商等平臺,把鄉村美好的一面展示給世界。

  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人才的現代化。到2025年,重慶將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1萬人以上,高素質農民30萬人,農村實用人才60萬人。各類人才在廣闊天地大顯身手,讓我們對鄉村未來充滿期待。

編輯: 邵以南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3112903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