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雲陽“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紓困更精準

  “多虧平臺推送的政策,公司才申請到園區宿舍。”9月20日,雲陽縣工業園區內,重慶盧山飼料集團總經理曾才傑在園區管委會順利拿到了宿舍鑰匙,他高興不已。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雲陽縣對服務非公經濟標準化平臺進行了全新升級,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為企業畫像,將政策與企業精準匹配並及時推送,完成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的轉變。

  送政策 資訊投放更精準

  盧山飼料是雲陽當地成長起來的一家本土企業,今年進一步拓寬業務板塊,從主城區引入3名銷售人才。然而,公司自建宿舍已經住滿,新入職員工只能在縣城中心租房居住。“這樣不僅成本較高,而且上下班也不方便,很難留住人才。”曾才傑坦言。

  正當他一籌莫展時,雲陽服務非公經濟標準化平臺向他推送了一則資訊:工業園區剛騰出來幾間宿舍,正面向企業招租。曾才傑喜出望外,立刻按流程進行了申請。

  “申請中有啥疑惑,還能通過平臺詢問,很快就能收到回復。”曾才傑説。這個月,他與園區簽訂了租用合同,順利解決了引進員工的住宿難題。

  曾才傑為啥能收到精準推送的惠企資訊?原來在平臺升級中,雲陽縣依托大數據、雲計算,為平臺新增了“政策電腦”功能,實現“企業精準畫像—政策智能匹配— 一鍵連結政策”全流程。

  “這就像裝上了一個導航,企業在完善資訊後,平臺便能根據企業需求精準匹配政策,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雲陽縣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説,今年以來,平臺已吸引3585家企業入駐,完成企業畫像1805家,推送惠企政策300余條。

  暢渠道 搭建供需對接“生態圈”

  18日清晨,盤龍街道石獅村,雲陽林久農牧公司老板寧波正將一桶桶鮮牛奶裝載上車,運往公司在萬州新開的零售店。

  林久農牧是重慶天友五大奶源地之一,在雲陽本地擁有多家直營門店。今年,公司打算將直營業務拓展至萬州,可門店選址和物流讓寧波犯了難。

  經朋友推薦,他注冊了雲陽服務非公經濟標準化平臺,通過瀏覽平臺“資訊集市”裏的招租資訊,進行條件對比,很快尋找到一家合適的店鋪。“因為是服務本地的平臺,資訊甄別和篩選都更精準,為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寧波説。借助該平臺,他還聯繫了一家物流公司,能為牛奶運輸提供全冷鏈服務,成本也較低。

  上個月,公司位于萬州中心城區的鮮奶零售店順利開張,一個月的營業額就有10多萬元,寧波很是高興。

  “在走訪中,我們發現,企業常常因資訊不暢通而面臨銷售、用工、物流等難題。”雲陽縣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説。他們根據搜集的需求清單,為平臺設立了資訊集市、物流直通、雲商管家等功能板塊,打通了企業與企業間、企業與市場間的供需對接渠道,讓買賣近在指尖,促進企業降本增效。

  解難題 政府服務更高效

  “最初,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給平臺留了言,沒想到問題還真解決了。”近日,重慶泉河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紹雲順利拿到200多萬元土地退還款項後,長長舒了一口氣。

  重慶泉河是雲陽當地一家建築企業,今年初,公司拍下一塊1500多平方米的土地準備開發房地産項目,由于規劃原因,其中一部分土地無法交付,謝紹雲準備提出退款請求。然而,土地出讓牽涉國土、規自、財政等多個部門,謝紹雲不熟悉政策,幾個單位來回跑,很是折騰。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謝紹雲向新上線的非公經濟服務平臺反映了這一難題。縣工商聯在核查問題屬實後,第一時間上報給了縣裏的分管領導。

  讓謝紹雲驚訝的是,幾周後,由縣裏派來的服務專員便親自登門,不僅“手把手”教他流程申報、材料準備,還督促各部門加緊辦理,全程跟蹤服務。就這樣,謝紹雲順利拿到200多萬元土地退還款。

  據了解,雲陽依托非公經濟服務平臺,建立起問題受理、交辦、辦理、反饋、保障的全閉環服務體係,著力幫助民營企業紓困解難。今年以來,平臺已受理企業困難問題60余個,一次辦結率高達96%,有效提升了政府服務效能,助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編輯: 邵以南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3112903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