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退伍軍人“王大炮”的心願
2017-06-16 09:47:55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貴陽6月16日電  題:退伍軍人“王大炮”的心願

  新華社記者李放

  説起“王大炮”,在龍廣鎮可以説是無人不知。

  前不久,記者在當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見到了傳説中的“王大炮”——1米8的個子、黝黑的臉龐、嗓門大、風風火火,就是走起路來有點一瘸一拐。

  “風濕性關節炎,這兩天又發作了。”他嘿嘿一笑,邊説邊撩起褲子展示著自己紅腫的右腿。

  雖然腿腳不靈便,但他還是拉著記者走進了附近的一家服裝加工廠,車間裏30多名易地搬遷貧困婦女正在縫紉機前忙碌著。

  “這個加工廠就是我牽頭成立的,雇的都是當地老百姓,一年工資有3萬元,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王大炮”説,“20多年前的心願,如今總算是了了。”

  “王大炮”本名王秉躍,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義龍新區龍廣鎮人,1979年參軍入伍打過仗,還立了三等功。他那條病腿就是當年在戰場上落下的。

  1985年退伍回鄉,在外漂泊多年,看到貧困依舊的家鄉,他落淚了——村裏到處都是牛糞豬糞,臭氣熏天;房子不是木頭房就是泥巴墻;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

  龍廣鎮地處黔滇桂石漠化連片貧困區腹地,山高谷深、土地破碎,當地群眾世世代代被困在大山裏。2000年,這裏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還不到1000元。

  當時的王秉躍只有一個心願:一定要帶著鄉親們脫貧致富。

  但在上世紀80年代的大山裏,想要賺錢談何容易。無論怎麼勸,村民都不相信在這山旮旯裏還能賺錢。“王大炮”撂下了狠話:“都不相信,我就做給你們看。”

  拿著身上僅有的一點錢,王秉躍買了兩頭豬,每天天不亮就上山打豬草,風餐露宿,但沒技術又沒資金,他很快敗下陣來。

  “王大炮”放了個“空炮”。村裏人笑話了他一陣子也就忘了,畢竟這個地方世世代代都是這麼窮過來的。

  但王秉躍沒有放棄。1988年他考上了貴陽市衛生學校,畢業回來後就成了村裏的一名統計員,20多年裏他一路幹到了龍廣鎮人大主席。雖然自己的日子好了,但他並沒有忘記20多年前的那個心願。

  在過去的5年裏,貴州省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不僅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還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王秉躍帶著記者跑了一大圈:雙向六車道的公路從鎮上直通高速、兩車寬的油路直接進村、附近的産業園區都實現了三通一平……

  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當地群眾創業熱情高漲。2012年,工齡滿30年的王秉躍選擇了提前退休,他説他要完成自己的心願。

  “戰爭年代我們軍人能攻下敵人的山頭,脫貧攻堅我們老兵也要衝在第一線。”在當地政府幫助下,王秉躍拿出自己的6萬元退休金,帶著當地的幾個貧困戶一起去廣東學技術、接訂單,並在家鄉成立了一個小型服裝加工廠,很快企業就見到了效益。

  等了20多年,“王大炮”終于放響了第一炮。

  目前王秉躍已經牽頭成立了18家小微企業,涉及服裝加工、蔬菜種植、電子産品加工等多個行業。“感謝黨的政策好,我們創業,政府既給補貼又給貸款,還幫我們找市場、找銷路,想做不好都難哩!”

  記者問他每年能賺多少錢,“王大炮”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一年有幾萬元退休工資,企業的錢一分都沒要。”王秉躍説,他和妻子都有工資,兩個孩子也都工作了。“我要那麼多錢有啥用,夠吃夠喝就行了,能看著鄉親們都富起來才叫高興呢!”

  王秉躍今年57歲了,身體也不如以前,但他現在又有了新的心願:“我們準備建一個15平方公里的退役軍人創業示范營地,裏面有種雞基地,有駕校,有水産養殖……再過幾年你來看吧,整個龍廣鎮都不得了啊!”

+1
【糾錯】 責任編輯: 潘子荻
相關新聞
  • 堅決啃下扶貧“硬骨頭”——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見聞
    5年來,61個連片特困縣區舉多方之力,破除“短板中的短板”,六盤山區精準扶貧奔小康不斷提速。
    2017-06-15 11:48:02
  • 圖文:精準扶貧戶脫貧致富
    湖北日報訊 8日,陽新縣楓林鎮坳上村生態花卉大棚內,黨員種植大戶柯金昌(中)為精準扶貧戶傳授花卉苗木種植技術。該縣採用“黨建﹢産業發展”模式精準扶貧,引導黨員致富能手在全縣349個村幫助精準扶貧戶脫貧致富。
    2017-06-15 07:03:30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江蘇豐縣爆炸事件死亡人數已升至8人
    江蘇豐縣爆炸事件死亡人數已升至8人
    6600米太平洋深淵區大型動物見聞
    6600米太平洋深淵區大型動物見聞
    科爾沁沙地上飄動著“綠海”
    科爾沁沙地上飄動著“綠海”
    北京市高考閱卷有序進行
    北京市高考閱卷有序進行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03112115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