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電建路橋憑創新承建多項“重慶之最”

 

渝西水資源工程同心橋泵站正在建設中。

  眾所期待的重慶科學會堂項目,目前土建混凝土結構封頂,全面進入主體鋼結構施工。

  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這一工程,納入《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3年重大項目清單》。2025年建成投用後,它將成為西部(重慶)科學城新的地標建築,成為最具重慶辨識度的地標建築之一。

  重慶科學會堂的承建方,是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建路橋)。入渝10余年,這家央企承建像科學會堂這樣的“重慶之最”項目,還有重慶歷史上投資最大、涉及面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項目——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以及擁有重慶市最高、最大跨度鋼桁加勁梁懸索橋的江習高速筍溪河大橋等。

  屢屢承建“重慶之最”,電建路橋憑借的只有兩個字:創新。

  技術創新

  承建西南地區最大的無柱多功能廳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水泥罐車來回穿梭,混凝土從泵車長長的手臂中傾瀉而出,4月20日,科學會堂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這裏,將誕生西南地區最大的無柱多功能廳,面積達6300平方米。沒有柱子,用什麼支撐?靠的是5.4米高、單榀超百噸的巨型鋼結構組合梁。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科學會堂採用了3層72米大跨度鋼桁架疊合技術,在西南地區尚屬首例,單件鋼構件最大吊裝重量上百噸,共計5.8萬余噸鋼材,像搭積木一樣,堆砌出一個龐然大物。

  “科學會堂代表的是重慶形象,我們在建築施工方案和技術上必須力求處處創新”,電建路橋西南區域總部負責人齊兵表示。

  這樣的創新也運用在排水係統上。科學會堂展廳摒棄傳統重力排水係統,採用真空負壓技術進行排水,所有末端排水裝置可獨立動作,與靈活布展需求無縫匹配。該係統安裝方便快捷,同時密封性更好。

  事實上,在渝承建數十個重大工程,電建路橋一路都是靠創新“打天下”。以江習高速筍溪河大橋為例,在主橋鋼桁梁施工中,首次採用場外獨立節段拼裝與90度旋轉運輸安裝的施工工法,解決山區大跨度鋼桁梁現場拼裝的空間需求難題與大節段鋼桁梁的運輸難題。

  再如,作為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核心水源泵站的金剛沱泵站,設計流量28.6立方米/秒,機組年利用小時數達到6724小時,目前國內已建同等規模、揚程的泵站中,沒有成熟可借鑒的工程實例。為解決這一難題,電建路橋與相關單位攜手,進一步優化設計,開展專題實驗,終于使得金剛沱泵站水泵模型最優效率高達91.32%,原型最優效率高達92.60%,居國際領先水準。

  商業模式創新

  “投建營”一體化成就“六商路橋”

  除了技術創新,在商業模式創新上,電建路橋更是高舉高打,大刀闊斧。

  科學會堂採用了“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模式,建設期3年,運營期25年。科學會堂總投資約50億元,建設資金缺口不小。為此,電建路橋牽頭中國電建4家子企業和重慶地方平臺公司,通過“央地”合作,組建合資公司來負責項目投建營。分析人士認為,這種企業主導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産品的ppp模式,無疑極大地減輕了地方財政負擔。

  敢于投資,善于投資,電建路橋所憑借的,是其母公司中國電建的雄厚實力——在2022年世界500強中,中國電建排名第100位,ENR全球設計企業蟬聯榜首。如今,電建路橋的資産總額超2000億元,累計獲得銀行授信逾3000億元。建設企業融資能力強,相當于可以“自帶幹糧”,先幫政府把基建項目搞起來。

  就運營而言,科學會堂總建築面積達24.7萬平方米,如此大體量的場館,是否會造成會議會展、學術交流等場地資源的閒置?

  為此,電建路橋邀請全球最大的展館運營商及某國際知名連鎖酒店品牌進行合作。這些“自帶流量”的合作單位,將為科學會堂帶來源源不斷的業務。

  再來看上面説到的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該項目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的“國家水網骨幹工程”。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啟動和越來越多招商引資項目的入駐,水資源匱乏對于渝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愈發突出。

  以水電項目起家的電建集團“懂水熟電”,業界資源豐富。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地方發展,這家央企憑借自身優勢,牽頭集團內部5家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投身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

  “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通過這樣的商業模式創新,如今,電建路橋已經成為基礎設施投資商、城市發展服務商、工程建設承包商、生態環境整合商、綠色建材提供商、産業發展運營商,被稱為“六商路橋”。

  管理創新

  重慶將誕生首個全周期數字化水利工程

  重慶市委六屆二次全會提出,要著力推進以數字化變革為引領的全面深化改革。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被業界稱為重慶數字化變革的典范工程之一。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供水范圍覆蓋渝西地區1.18萬平方公里,惠及人口近1000萬,工程總投資143.45億元。體量大、標準高、交叉多、時間緊,駕馭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傳統的管理辦法捉襟見肘。

  2021年,水利部做出了推動新階段水利高品質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電建路橋以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數字孿生”為依托,大幅提升智能管理和服務水準,推進重慶市智慧水利體係建設。

  在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中,電建路橋針對長距離大型引調水工程施工條件復雜及工程管理難度大等工程特點,充分考慮工程設計、建設和運作等不同階段工程數字化需求,打造全生命周期“數字孿生”工程。

  同時,該公司以實現全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精準管控為核心目標,解決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平面化、建設實施碎片化、運維管理經驗化等突出問題為導向,通過BIM(建築資訊模型)等技術,建立工程三維模型和電子沙盤統攬全局,快速發現錯漏碰缺、地質風險等問題,縮短設計周期,動態優化設計。

  以智慧設計階段為例。電建路橋通過數字賦能推動了設計模式革新,採用三維協同設計和三維精細化設計兩大BIM設計方式,通過虛擬空間同步設計強化設計資訊把控與交底。工程依托1132個鑽孔地質勘探資訊,創建了三維地質模型開展設計方案比選,可使一個比選方案的形成由傳統設計耗時2個月降低至7天,快速生成工程量及投資估算,且避免了大面積返工設計。三維精細化設計可在“實景”漫遊中進行各專業碰撞檢查及漫遊審視,更為精準地解決優化供排管道等排布方案,使設計差錯率降至1%。

  借助工程數字化智慧管理,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將成為重慶首個在全生命周期應用數字化技術的水利工程。也正是憑借數字化能力,最近,電建路橋相繼中標萬盛內陸無水港(低碳産業園)等一大批項目。

  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建設新重慶,這家央企還有更大作為。“我們將聚焦‘水、能、砂、城、數’五大主業領域,全力打造‘六商路橋’提供全産業鏈所有綜合價值服務,主動融入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布局,通過創新致力于構建更科技、更智慧、更環保的韌性城市建設,以品質提升城市形象、詮釋建築經典,不斷賦予重慶發展新動能”,齊兵表示。

編輯: 陳雨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6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