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一場推介會引來8家企業落戶 這個街道有何高招

  2月21日,巴南區舉行惠民城鄉融合發展招商推介會。

  在此次推介會上,有8家企業簽約落戶惠民街道,協議資金達到98億元。

  一次推介會,一個街道為何能取得這樣的招商成績?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

  兩任書記帶頭招商

  歷時近3年終拿下

  “看似偶然,其實也是意料之中。”惠民街道黨工委書記葉奇介紹,有些項目雖然是在此次推介會上簽約,但他們早就開始接觸並持續跟進。

  比如此次簽約的軒銘科技教育有限公司,早在2020年8月,在時任惠民街道黨工委書記左川的邀請下,公司便來到惠民街道實地考察。

  位於重慶中心城區南部,巴南區北部,距重慶東站3公里,轄區還有在建的渝湘高鐵、渝湘高速復線、渝黔擴能復線……這些區位優勢,成為吸引軒銘科技教育公司的最大籌碼,也為惠民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然而,建設用地的問題遲遲沒能解決,導致這一項目一直未能真正落地。為此,惠民街道積極&&巴南區招商投資局,召開座談會、了解政策、爭取優惠……每場招商座談會,街道黨政一把手都親自參與,為企業答疑解惑,確保項目能盡快落地。

  2021年,相關地塊被納入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這讓雙方的合作有了實質性進展。

  2022年,現任惠民街道黨工委書記葉奇再次走進企業商討合作事宜,並積極為企業爭取優惠政策,讓企業看到了該街道對招商工作的堅持與專業。

  在此次推介會上,惠民街道與軒銘科技教育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公司投資2億元,將公司教育總部遷至惠民,打造農産品直播帶貨基地、重慶本地農産品線上銷售孵化基地;惠民街道也將利用好轄區特色農産品深加工、農産品倉儲物流等産業,發揮現代農業産業園的作用。

  鄉賢招商雙向奔赴

  促使5000萬元項目落地

  “在外的鄉賢或者經商人士,對家鄉都很有感情,這也是我們招商的一個突破口。”葉奇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去年,街道對在外的鄉賢和經商人士進行了全面摸底,挖掘了近150名潛在的招商對象。

  惠民街道龍鳳村黨委書記聶青便在這150個對象中,“嗅”到了一個5000萬元的投資項目。

  聶青發現,外出多年且已經是重慶盆景、苗木界代表人物的熊忠林,原本是龍鳳村人,其創建的重慶艾新節能環保科技公司在業界小有名氣。去年11月底,聶青與熊忠林取得了&&。

  “這幾年,我們重新進行了自身定位,形成了文旅産業融合新格局,不但延長農業産業鏈,還推進農産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再加上惠民的區位優勢,正是回來創業的好時機!”熊忠林説,他是做花卉苗木的,在惠民發展文旅融合産業再合適不過。

  “惠民確實是好地方,我外出多年,回來一看變化太大了,如今交通方便,環境又好。”經過聶青的介紹,加上對家鄉的情懷,熊忠林便與街道簽訂了合作協議,將投資5000萬元,在此打造200畝由盆景和地景等珍貴苗木形成的地方特色花園。

  “合拍”招商

  引進項目契合當地産業發展

  “招商引資的項目必須與我們的産業特色發展相符,並且起到推動作用。”葉奇介紹,此次簽約的聯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如此。

  聯壯生物科技是一家智慧漁業養殖技術十分成熟的企業,而惠民街道的智慧漁業産業,在幾年前便已初具規模。雙方的産業定位十分合拍。

  葉奇多次前往與公司負責人張富商談合作事項,讓企業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

  經過實地考察調研,雙方決定共同合作推進智慧漁業産業鏈延伸發展,並通過發揮聯壯生物科技在智慧漁業及養殖技術方面的優勢,助力惠民智慧化水産良種場做大做強。

  此外,針對區域內白象山片區的發展,惠民街道積極發揮茶葉産業優勢,通過“茶+基地”“茶+旅游”“茶+大健康”“茶+數字化”等模式,加強特色産業全産業鏈招商,引進了眾多特色産業項目。

  近年來,惠民街道先後引進原鄉藝術村、三醫草廬、幸福山谷、月兒彎彎自然營地等10余個農文旅項目落戶白象山片區。該區域已打造智慧糧油基地、智慧化水産良種場、勝天梨園、顯林柑橘園等特色項目5個,項目總投資金額13億元。(首席記者 陳維燈 見習記者 於鵬程)

編輯: 江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9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