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村民在山地裏“刨”出更多“金疙瘩”

  九月二十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龍射鎮大地村村民正在搶收稻谷,稻谷搶收後開始整土種植油菜等糧油作物。 特約攝影 趙勇 攝\視覺重慶

  秋分時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龍射鎮大地村,大地河蜿蜒流淌。河畔稻田裏,村民正搶收稻谷。

  “收了谷子,馬上要翻地,緊跟著就要種油菜、種榨菜……”大地村黨支部書記陳德舉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大地村有耕地13600畝,田地卻僅有810畝,其余大多為貧瘠的坡耕地,“要在地裏刨出更多效益,人不能閒著,地也閒不得!”

  不僅僅是大地村,幅員面積160.36平方公里的龍射鎮,平均海拔超過900米,70%以上區域都屬于高山半高山石漠化集中地區。

  龍射鎮黨委書記張維斌介紹,全鎮耕地5萬余畝,僅有田地2500多畝,佔比不足20%,“只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採取輪作、套種等方式將土地集約化利用,才能讓一塊土地産出多種效益。”

  依次種植作物

  一塊土地産生多季收入

  9月初,大地村村民陳德洪就已備好了油菜種子,只待稻谷收割、土地翻耕後就立即播種。

  “天冷了油菜種子就不發芽了。村裏海拔高,冷得早,要抓緊時間。”今年,陳德洪種植的10畝水稻,平均畝産約800斤,每斤售價1.80元,“油菜一般一畝出油170斤,每斤能賣到10塊錢左右。”

  一季稻谷加上一季油菜,能給陳德洪帶來3萬多元的收入,“如果只種一季,收入就要減少一半多。”

  陳德洪翻耕土地時,東方村的種植大戶傅世均正忙著育苗。

  “9月育苗、10月初要移栽,準備種200多畝榨菜,要忙一陣了。”傅世均在村裏流轉了400多畝土地,山地種藥材、苞谷、紅苕,田地種稻谷再輪作榨菜。

  今年初,傅世均的200多畝榨菜給他帶來了20余萬元的收入,“不算已經收一季的苞谷、稻谷這些,就是青菜頭一畝也要産1.5噸,能賣1000多塊錢。”

  除了青菜頭,年初傅世均等種植榨菜的村民,還多了一份額外的收入:以前毫無用處的榨菜葉子,竟然也能賣到一斤0.20元。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今年2月份,龍射鎮對接了銷售渠道,將此前廢棄的榨菜葉子收購加工成梅幹菜,銷往廣東及東南亞地區。

  “年初開始收榨菜葉子的時候,有一大半都爛完了,要不還能多賣幾萬塊錢。”雖然爛了一大半,但此前一文不值的榨菜葉子還是給傅世均帶來近3萬元的收入,“一畝地榨菜葉子大概3000斤,就能多收入600塊錢。”

  同時種植作物

  一塊土地産出多種效益

  除了輪作,龍射鎮許多村民還採取了套種、復耕閒置地等多種方式讓土地發揮最大作用。

  傅世均種植的黃精、天冬等中藥材裏,套種著辣椒、紅苕,收了辣椒、紅苕,還能繼續套種冬洋芋。黃精、天冬等中藥材都要種植多年後才能收獲,在此之前,套種的辣椒、紅苕、冬洋芋等能帶來短期的收益,“套種辣椒還是紅苕,要根據土地的海拔、水分這些來確定。”

  傅世均算了一筆賬:如果是套種辣椒,畝産約2000斤,每斤2元左右,每畝收入約4000元;如果是套種紅苕,畝産約3000斤,每斤0.50元,每畝收入約1500元。“收了辣椒和紅苕再套種冬洋芋,每畝能收入800塊錢左右。”

  大地村村民陳世恒,則在自家的苞谷地裏套種了紅苕,“苞谷加紅苕,一畝地能收入2000多塊錢。”

  張維斌介紹,通過輪作、套種等方式,龍射鎮10個村(社區)已建成榨菜種植示范基地3000畝、種植辣椒1200畝、有效管護油茶面積達4800畝、藥材種植面積達5200畝,“鎮裏還通過集體經濟組織種植了大棚蔬菜30畝,高山反季節包包菜100畝、高山蘿蔔100畝。”

  在此基礎上,今年龍射鎮已復耕和盤活利用閒置地近900畝。

  沿河村一組灶圈壩因常年暴漲洪水,土地被洪水帶來的砂石覆蓋、無法耕種。2020年,龍射鎮對進行了河道整治,並引進彭水縣佳樂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商談,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方式,種植高山蔬菜200多畝,促進産業發展的同時全年帶動農戶71戶260人每人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

  種植木本中藥材

  修復生態也産出經濟效益

  石漠化被稱為“大地癌症”,在石漠化面積超過70%的龍射鎮,如何才能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時帶動産業發展,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産出”呢?

  龍射鎮的辦法是發展中藥材黃柏産業。

  黃柏,是蕓香科植物黃皮樹的幹燥樹皮,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

  “這種樹種起簡單,薄土少水都能活。”沿河村二組,74歲的徐元林種植黃皮樹已10余年,“以前屋後都是荒坡坡,到處是石頭,現在我種的黃皮樹都有兩萬多棵了。”

  徐元林種植的黃皮樹,不僅綠了荒坡,還給自己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益,“今年砍了30棵,有400多斤幹樹皮,一斤能賣到15塊錢。”

  在沿河村,種植黃皮樹的村民不在少數。

  村民徐奎也種植了兩萬多棵黃皮樹,“種得太密了,今年疏林砍了一些,樹皮賣了兩萬多塊錢。”

  徐元林告訴記者,黃皮樹種植5年後就能砍樹剝皮,一棵能産幹樹皮10余斤,“砍一批,我們就補植一批,山上年年都有樹,我們年年有收入。”

  補植的黃皮樹苗,都由村民自己利用收集的黃皮樹種子培育。徐元林屋後坡地上,兩萬多株黃皮樹苗已有一尺來高,“苗苗也有人買,一株五毛錢。”

  如今,隨著龍射鎮黃皮樹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找徐元林購買黃皮樹苗的人也越來越多。龍射鎮全鎮,已有2600多畝石漠化區域種上了黃皮樹。(記者 陳維燈)

編輯: 曹妤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2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