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2022(首屆)數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高峰論壇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領銜,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團隊開發的預報員“AI助手”——MOML算法進行了全面展示。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MOML算法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實現了首次應用,賦能精細化天氣預報,助力奧運健兒斬獲佳績。目前,它已經部署到重慶市氣象局,即將在重慶正式投用。
據介紹,氣象業務中會産生海量的氣象數據。目前,全球廣泛採用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通過大型計算機作數值計算,用物理方程表達天氣演變的物理過程,從而預測一段時間內大氣運動狀態和氣象。全球數值天氣預報能力不斷提高,基本上可以解決大部分區域的大尺度預報問題,但針對小尺度、精細化的預報需求,數值計算存在誤差,預報員還需要通過會商給出預報結論。
所謂會商,是指預報員綜合對天氣形勢、實況信息及多種數值預報産品的融合分析,結合自身的預報經驗和局地特徵,對數值計算的結果進行訂正,並給出最終的預報結論。這個過程中,需要花費預報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整合分析多源信息,並對預報員高度依賴,要求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非常高,才能作出更加精準的判斷。
“人工智能算法在融合、處理信息中有着先天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預報員在會商中整合、分析信息的過程,通過數據挖掘和學習,將預報員的經驗內化在算法中,實現智能、高效預報。”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智能會商與人工智能天氣預報實驗室研究員李昊辰介紹,在“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冬奧賽場定點氣象要素客觀預報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研究的支持下,研究團隊開發出MOML算法,不僅能讓預報員從繁瑣的會商中解放出來,也成功將以溫度、濕度、風速、風向等要素的模式預報結果準確率提高了10%以上,具有更高可靠性。
據悉,MOML算法部署到重慶市氣象局後,目前正處於調試階段,等到前期工作準備就緒,就可以應用到日常的天氣預報中。
“重慶雖然是山地城市,環境條件複雜,但MOML算法能夠很好地契合。目前部署到重慶市氣象局的有風要素預報、溫度預報、相對濕度預報,後續還將加入降水預報、短臨預報等項目。”李昊辰説。
對此,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首席科學家、研究員熊安元在接受採訪時也&&,MOML算法今後能夠解決重慶複雜山區更精細化的天氣預報問題,比如一座山的迎風坡和背風坡天氣情況都有所差別,現在的天氣預報中是無法預測其中的細微差異。不過,利用MOML算法就能夠精確到某個具體地點的天氣情況,這樣在農業種植方面就可以真正實現“因地制宜”。
“精細化的天氣預報,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包括無人化、自動化、局地化、智能化。”張平文&&,他們的目標是在未來打造智能會商與天氣預報系統,通過研發全鏈條預報系統,讓這個系統上的各個環節都産生不同的氣象産品,服務於不同的應用場景。(首席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冉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