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真抓實幹 埋頭苦幹 把主城都市區做大做強

 

     主城都市區是“一區兩群”的龍頭,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一個極核,是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主力軍。

  近年來,重慶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牢牢把握城市建設發展方向原則、方法思路,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大都市,走出了一條城市高質量發展路子,城市空間布局優化完善,城市發展能級顯著增強,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城市總體構建日漸清晰,城市品牌形象整體重塑,重慶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城市空間布局優化完善

  為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我市按照“一核、一中心、四同城、四支點、四個橋頭堡”五個層級優化主城都市區城市布局,極大地釋放了空間布局優化效應。如今,主城都市區各區發展定位更加精準,形成了聯動發展的良好態勢。

  永川區全面開啟主城新區大城建設。聚焦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着力提升城市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強化規劃引領。堅持以産聚人興城、以城留人促産、以校育人優産,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高標準建設科技生態新城,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新城區提檔升級,城區規模由“雙八十”向“雙百”加快邁進。同時,聚力品質提升,推進市域軌道C4線等項目,更好融入同城化發展。該區還實施城市提質改造三年行動,“三河匯碧”獲評國家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獲全市通報表揚。突出大城智管,以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為重點建設智慧城市,百度阿波羅出行服務&&“蘿蔔快跑”投入運營,成為西部首個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城市。

  銅梁區加快建設重慶西向發展橋頭堡,努力爭當成渝中部崛起排頭兵。該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建設成渝中線高鐵、城軌快線璧銅線、渝遂復線高速等外聯通道,提速建設城區“三縱五橫”骨幹道路,以內暢外聯推動區位優勢加速變現。全面優化“兩城三區”空間布局,建設科創新城、龍騰新區、淮遠新區,完善文化藝術中心等功能設施,推動科技學院、重慶二師、醫藥高專落地建設,促進産業、高校、人口聚集。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啟動場鎮功能補短板行動,建設産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的現代化新型城鎮。

  榮昌區圍繞建設主城都市區橋頭堡城市定位,着力提升城市能級。打造60平方公里60萬人口中等城市,構建“一城多星”城市發展格局,高水平打造15平方公里黃金坡新區、3萬人的環高校院所創新生態圈,全覆蓋啟動場鎮品質提升工程,在(擬)建粉條、食品、精細化工等特色園區5個。對接成渝對外大通道、城際主骨架和都市通勤網,“四向通道”漸成雛形。銜接周邊機場、港口、鐵路樞紐,“四橫三縱”鐵路網、“一環四橫三縱”高速路網逐步成型。榮昌區還將非遺文化融入城市建設,打造國家級非遺為主題的文化創意産業園,並代表重慶申創全國首批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區。

  潼南區按照“雙五十”橋頭堡城市定位,突出産城景融合,城市集聚承載力不斷增強。高質量推進7平方公里金福、兩橋片區綜合開發,加快建設60萬平方米萬達文旅小鎮等,城市服務短板加快補齊。聚焦優環境提品質,今年上半年實施老舊小區改造137個、惠及居民3.8萬人;同時,保護修繕雙江古鎮等歷史文化街區,建成13個城市公園,生態修復15公里涪江城市岸線,濱江田園城市本底更有味道。此外,潼南還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融入主城、聯動周邊駛入快車道。目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運重點工程潼南雙江航電樞紐完成總工程量的30%,銅車壩水庫開工建設,合(川)潼(南)安(岳)高速建成通車,銅(梁)潼(南)安(岳)高速、遂(寧)潼(南)大道正加快推進。

  南川區聚焦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定位,通過全域統籌拓空間,城市更新催生新活力。該區着力提高互聯互通水平,目前渝湘高鐵項目投資實現“雙過半”,市域鐵路C6線可望年內開工,助推南川加快融入軌道上的都市區,實現“1小時從主城上金佛山”;景城大道即將竣工,正在打造産城融合高鐵新城,高標準建設大觀田園新城……“城依景、景融鄉、鄉伴城”的空間格局正在南川漸次鋪開。南川還着力打造中新(重慶)國際綠色發展示範基地,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節點城市,與四川深化合作,與武隆區對口協同發展。去年以來,南川累計簽約項目102個,引資798億元。

  立足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定位,綦江區聚焦大項目,加快建設“永桐新城”,引資370億的渝南職教城等31個産城融合項目落地,推動綦萬一體化、同城化、融合化;蟠龍抽水蓄能電站一期發電在即、二期建設獲批,成為西南裝機量最大抽水蓄能電站;投資百億元的藻渡水庫也即將動工。聚焦建好大通道,綦江區加快推進市域鐵路C5線、渝黔高速南環至綦江段“四改八”,提速渝貴高鐵及安(穩鎮)習(水縣)高速等與貴州聯結近路建設;啟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重慶南部綜合物流園建設,設計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

  城市發展能級顯著增強

  汽車、電子信息兩大支柱産業集群不斷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緊培育;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出海出境大通道穩定運行……近年來,主城都市區全力提高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産業能級、創新能級、開放能級不斷提升,龍頭帶動作用正不斷增強。

  産業能級提升——

  兩江新區以功能優化提升城市能級,增強城市競爭力、輻射帶動力。通過做強産業支撐,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聚,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産值增長5.1倍;電子信息産業加快補鏈成群,上半年産值達1090億元;高端裝備、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新型儲能等新興産業加快培育壯大。同時突出創新驅動,兩江協同創新區新增60萬平方米創新空間建成投用,集聚大學大院大所48家,明月湖實驗室加快建設,重慶高等工程師學院開始招生。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8家、“專精特新”企業261家、數字經濟活躍市場主體8000家,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全市近1/3。兩江新區還深化改革開放,6大國企改革全面展開,推出優化營商環境30條,成功獲批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

  涪陵區通過做強優勢産業有序推進産業升級。圍繞華峰補鏈延鏈強鏈,設立華峰低碳研究院,建設千億華峰新材料産業園。建設頁巖油氣及新能源科創産業園,上半年産頁巖氣36.3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目前,涪陵區已引進中科大團隊開發頁巖氣智能鑽探量子儀器,引進北理工團隊推動MOF(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在能源、環保、醫療等領域産業創新,開展從頁巖氣中提取氦氣“卡脖子”攻關,以及推動北理工、卡淶科技與華峰就工業尼龍66應用於汽車零部件聯合創新。涪陵區還做優特色産業,開發休閒、健康、功能食品,推出減鹽30%的輕鹽榨菜,引進六順生物從胭脂蘿蔔中提取保健品;做大新興産業,圍繞配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引進卡淶科技碳纖維汽車部件、達新功率半導體晶圓製造等項目。

  九龍坡區聚焦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着力提升産業能級。圍繞建設“中國鋁加工之都”,依託中鋁高端製造、西南鋁大力發展以鋁合金為重點的新材料産業,上半年材料産業産值288.99億元、增長32.9%;立足打造“西部氫谷”,大力推進博世慶鈴、國鴻氫能等項目建設,慶鈴氫能商用車成功服務北京冬奧會;培育壯大數字經濟,高質量建設重慶數字大廈,引進中國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等重點項目,數字經濟連續兩年增長超20%。該區還深入實施科創功能提升、科技型企業成長等6項工程,集聚高新技術企業503家、市級以上創新&&350個,全區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達3.3%,均居全市前列。

  創新能級提升——

  重慶高新區高水平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等創新&&建設,推動科教産城協同發展,科教融合創新動能持續強勁。重慶高新區把科學城與大學城融合發展放在首要位置,滾動實施43個校地院地合作項目,中科院重慶汽車軟體創新研究&&等29個項目投用,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納入全國支撐服務育種創新專業化&&,金鳳實驗室首批入駐9個團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5大孵化集群,在孵企業1122家,科技型企業增至1296家。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入選重慶英才計劃276人、47個團隊。建成新型研發機構20個,集聚研發人員1500余名。營造“近悅遠來”創新生態,支持重慶大學等高校6個項目、5項專利成果賦予完成人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落地基金17支、實繳170億元,推動76項成果獲國家和市科技獎,在數值計算通用軟體等領域攻破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

  渝北區緊扣中心城區功能定位,不斷提升發展能級。在抓産業升級方面,深入實施“鏈長制”,引進長安新能源汽車等重大項目50個,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61個,8家企業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汽車、電子等主導産業企穩回升,實現産值1367億元。創新驅動方面,OPPO重慶研發中心、長安軟體等項目入駐仙桃數據谷,發布全市首個元宇宙産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796家,雙創指數連續20個季度保持全市第一。抓臨空開放上,渝北區獲批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川渝高竹新區簽約項目35個,跨省稅費徵管等18個改革事項取得突破性進展。

  璧山區統籌科技創新與産業提升,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璧山區以比亞迪、青山為龍頭,重點抓好“三車三電三&&”,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産業園。該區“專精特新”企業達13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379家,戰略性新興企業佔比35%。璧山區還全力推動創新賦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獲批“東數西算”成渝樞紐節點,圍繞“數紐、數網、數腦”集聚中科曙光、國科量子、奇安信等行業龍頭,康佳MiniLED投産,中科曙光IDC電源使用效率(PUE)1.14全國領先,上半年數字經濟産值增長40.5%。同時,大力發展研究院經濟,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提級市管,共建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建成市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18個。

  萬盛經開區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大力推動工業提質增效。打造3C鋰電池、玻璃新材料、鎂鋁合金等創新研發中心,“專精特新”企業佔比33%,高新技術企業産值佔比超40%。聚焦全市汽車、電子信息主導産業方向,發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優勢産業集群。投資40億元的15Gwh冠宇動力電池簽約落地,一期動力電池設備安裝到位,投資15億元的惠倫晶體建成投産,福耀浮法玻璃技改轉産年産16萬噸灰玻;投資10億元的雲海金屬三期、6億元的卡斯特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5億元的奧鎂耐火材料以及西卡德高年産30萬噸建材等工業項目有望年內投産。19.3萬平方米智能産業園滿負荷達産,重點企業裝備數控化率超75%,數字經濟産值增長48%。

  巴南區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進産業發展。聚焦智能科技、生命科技、低碳科技,壯大數智經濟産業、大健康産業和綠色産業。目前,市大數據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已在巴南正式掛牌,“巴巴實”企業服務雲&&正式上線,騰龍5G一期建成投用,重慶國際生物城建設全面提速,全市首個抗體藥物研發中心等16個新項目建成投用,首個“中國造”1L—17A靶點銀屑病單抗新藥預計年底申報上市。巴南已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綠色工廠6個、綠色供應鏈2個;聚焦企業創新,實施科技企業成長工程,累計培育市級科技型企業4400家,建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個,國家工業設計中心3個。

  開放能級提升——

  沙坪壩區全面激活創新資源和口岸優勢,加快形成更多新增長點。該區打造國際物流城升級版,着眼功能升級、産業升級、城市升級,建成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內陸首個智慧鐵路口岸,陸海新通道無水港主體完工。推動設立綜保區和物流交易中心,集聚阿斯利康等頭部企業12家,三羊馬物流成功上市。開行國際班列2699班、增長3.5%,整車進口數量內陸第一。外貿進出口1850億元、佔全市45%。同時,建好環大學創新生態圈,集聚高端研發機構19家、高新企業166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設計産業補鏈成群,千億級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集群加快形成,重慶工業設計城等&&集聚設計産業103家、産值200億元。

  江津區着力提升開放能級,通過高質量建設江津綜保區,加快推進小南埡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建設,做大開放&&,拓展口岸功能,實現進出口總額259億元。同時,拓展開放通道,新開行中老鐵路(江津—萬象)、中歐班列(回程)等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共開行305列,運輸1.5萬標箱,貨值超10億元。聚焦開放産業,江津區大力發展“保稅+”及外貿新業態,新引進天奇博瑞全球保稅維修等項目12個,外商直接投資額4976萬美元,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1.1億美元。

  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

  軌道上的都市區加快形成,各類軟硬體設施提檔升級,城市功能新名片加快建設,“兩江四岸”整治提升效果顯著……這些變化,都是市民最直觀感受。同時,近年來,重慶着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施老舊小區和城市改造,建設城市邊角地“口袋公園”,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南岸區聚焦加強高水平生態保護,不斷築牢生態屏障,廣陽島生態修復即將竣工,併入選“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苦竹溪一期和茶園大道等生態修復成效初顯。圍繞推動高品質城市提升,重慶東站主體工程全面順利開工,站城融合、産城融合、樞紐融合協同推進。郭家沱長江大橋預計將在今年10月通車,廣陽島國際會議中心、長江生態文明幹部學院9月可實現主體完工,屆時城市功能配套將更加完善。該區還高標準打造長嘉匯城市會客廳,市規劃展覽館已對外開放,開埠遺址公園年底投用,“揚帆管樂團”亮相冬殘奧會開幕式,銅元之光等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以優異成績通過全國文明城區複審,城市人文內涵更加豐富。

  大渡口區圍繞“藝術灣”新名片打造,加快推進功能項目和景觀項目,布局文化項目,以項目破題帶動灣區破局。該區還以公園“提檔”帶動城市“提質”,加快構建城市公園、街頭游園、社區綠園、鄉村田園、森林樂園體系,大渡口公園成為全市首個綜合運用4D沉浸式AI光影霧音技術的公園,全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4.36平方米。同時,推動“銹帶”變“秀帶”,利用工業遺址打造重鋼崖線山城步道,榮獲2022年巴黎設計獎國際環境藝術類別金獎。重慶工業博物館、義渡古鎮、音悅港灣、小球賽事中心等連點成線,打造文體旅融合藝術港灣、人文秀帶。

  合川區堅持文旅融城,提升城市吸引力。一是精心提升城市顏值,強化“三江六岸”自然景觀保護,改造老舊小區428萬平方米,啟動6個城市公園建設,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7%;二是精心培育城市氣質,瑞映山-純陽山等歷史文化街區、重棉四廠等工業遺存嵌入城市更新,成功創建市級歷史文化名城,釣魚城遺址被列為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規劃申遺培育預備項目。該區還精心講好合川故事,以陶行知、盧作孚、釣魚城保衛戰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同比增長5%,國內外媒體宣傳推介合川時長達2.7萬小時。

  長壽區在推進城市提升中,加快建設中國長壽生命科學城,以規劃引領建設未來智慧之城,聘請阿特斯金等國際知名機構初步完成全域空間布局優化,城市規劃展示中心、數據中心啟動規劃建設。以交通為先導建設宜居宜業之城,兩江新區至長壽快速通道預計8月動工,投資20億元的小石門長江水源工程已開工,城市中軸線景觀工程成為市民親水休憩的“會客廳”。同時,實施以數字健康産業為基礎、生命科學産學研&&為支撐、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為依託的“人人長壽”行動計劃,陽鶴山國醫城、數字健康産業園啟動規劃建設。

  城市品牌形象整體重塑

  主城都市區各區通過深入挖掘城市人文內涵和生態價值,以及開展“雙曬”等大型文旅推介活動,唱響“行千里·致廣大”人文精神,城市品牌形象整體重塑,大幅提升了重慶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

  渝中區立足老城區、中心區實際,全域精耕細作,分類靶向施策,探索整體更新、綜合整治、風貌保護“三條路徑”,精雕細琢打造十八梯、山城巷、雙鋼路、醫學院路小區等城市更新項目,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40萬平方米,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該區注重將歷史人文融入城市氣質、街巷肌理、百姓生活,留住“古巴渝”、守住“老山城”,着力推進人文渝中鑄新。如今,渝中區老鼓樓衙署遺址定格千年母城記憶,白象街文物建築群呈現百年開埠盛景,“紅色三岩”保護利用獲評全國十佳案例,一批傳統風貌街區次第煥新,“歷史母城”底蘊張力充分釋放。

  江北區堅持生態優先,注重有機更新,促進自然生態、人文生態、數字生態和諧共生,繪好“三張圖景”提升城市生態品質。一是扮靚“兩江四岸”山水圖,已建成江北嘴江灘公園,並成為“網紅打卡地”;以生態理念設計的11.5公里北濱路東延伸段已通過長江委審批,力爭年內開工、兩年貫通,將打造“大美江北岸、最美迎賓灣”;同步規劃寸灘老街,讓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二是留存“歷史記憶”人文圖,完成蜀都中學舊址、保定門修繕工程,延續城市文脈;推出“九街有個單位”文創街區,從“工業記憶”轉向“文化創意”;徐悲鴻藝術街區也將於年內正式亮相。三是創新“智慧名城”數字圖,讓城市更加“耳聰目明”。

  北碚區聚焦做好生態人文文章,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成果,推動生態築本、文化鑄魂、旅游助興。該區紮實做好縉雲山“後半篇文章”,努力打造“世界的縉雲山、國際的溫泉谷”,使其成為國際生態人文旅游消費目的地。同時,探索“兩化”路徑,策劃包裝總投資172億元的環縉雲山生態建設及生態産業化項目,獲批國家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試點,已全面啟動實施。該區還整合山江峽泉資源,挖掘歷史人文底蘊,建成金剛碑歷史文化街區、新北泉公園。整合“三千名流匯北碚”資源,實施王樸紅色文化公園、復旦大學重慶舊址群等項目,全區文博場館達76處,“百館碚城”初具規模。

  大足區全域建設大足石刻文化公園,並以高鐵大足石刻站為基點,規劃建設站城一體、産城景文融合發展的大足石刻文化公園新城,已完成城市設計方案徵集。目前已建成大足石刻游客服務中心、文物修復醫院、數字展示中心,成功落戶文旅部重點實驗室大足石刻示範應用基地,創新推出8K球幕電影並廣受好評。該區還啟動創建龍水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持續推進文創産業園區發展,簽約入駐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28名。此外,重汽博物館建成開放,並成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龍丹梅)

編輯: 劉磊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3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