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雲進祭拜哥哥茍長海烈士。記者 梅耀 攝/視覺重慶

肖雲進給哥哥茍長海烈士獻上輓聯。記者 梅耀 攝/視覺重慶
3月29日,銅梁區邱少雲烈士紀念館,一位老人帶着老伴,在烈士英名墻上逐一細看尋找。
“茍長海!找到了!”突然,老人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高興得喊出聲來。老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眼淚奪眶而出,手顫抖着撫摸鐫刻在英烈墻上的“茍長海”三個金字,喃喃自語道:“哥哥,我今天來祭拜你了,這麼多年了家裏人沒有忘記你!”
老人叫肖雲進,73歲。62年前,肖雲進得知,自己同母異父的哥哥茍長海在西藏作戰中壯烈犧牲,長眠於青藏高原。
此後,家人便開始尋找茍長海的墓地。
給母親一個交代
心情稍平復後,肖雲進和老伴將菊花獻於烈士英名墻下,當即為哥哥茍長海烈士書寫了輓聯:“平叛血灑南木林,家鄉親人祭忠魂。”字字遒勁有力,告慰英靈的同時也給母親一個交代。
“我哥哥究竟葬在哪?”2020年之前的60年時間裏,肖雲進的尋親之路孤獨,漫長,不知終點。
老人小心翼翼地展示了一疊資料,裏面有革命烈士證明書、西藏軍區政治部的來信和獎狀……儘管紙張泛黃有些破損,字跡依然清晰可見。“茍長海同志在平息叛亂戰鬥中壯烈犧牲,經批准為革命烈士。”從1960年拿到這張證明,肖家人就開始了漫長的尋找。
“我哥哥茍長海是1940年出生,1958年從老家銅梁華興鎮遠赴西藏參軍入伍。”肖雲進介紹説,1960年2月2日,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剿匪戰鬥中,哥哥茍長海不幸犧牲。兩個月後,家鄉人知道了這個消息但一直不敢告訴肖雲進的母親王淑輝。“當時是公社領導派人跟我母親拉家常,慢慢提到了西藏的戰鬥,再慢慢轉移到我哥哥身上。”肖雲進還記得,母親聽到噩耗後幾乎要哭暈過去,此後大病一場,一連好幾天下不了床。
後來,鄉里工作人員、親朋好友陸續前來看望王淑輝,並開導她,兒子是為國犧牲,作為烈士的母親,應該感到自豪。“我媽才慢慢走出失去愛子的陰影,但她也有了一個堅定的想法——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兒子埋葬的地方!”肖雲進説。
此後,肖雲進和家人委託哥哥生前的戰友尋找墓地,但西藏地廣人稀,通訊不暢,自然環境複雜,再加上哥哥犧牲多年,部隊人事變動大,尋找很困難,一直沒找到確切的位置。
2014年王淑輝病重,臨終前囑咐肖雲進,一定要找到哥哥的墓地,一定要和家人去看望他。
“終於找到了!”
2020年3月,來自銅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通電話重新點燃了肖雲進尋親的希望。“他們問我,你是不是有一個哥哥叫茍長海,你趕快把他的資料寄過來。”肖雲進趕緊把茍長海的各種證書、遺物一併寄了過去。
幾天后,銅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程緒友來到肖雲進家中,進一步了解茍長海的相關情況。
“説來也是幸運,我們銅梁區的一位區領導曾經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工作過,兼任南木林縣委書記。”程緒友介紹,當時,這位區領導曾在南木林縣誌上發現有位叫茍長海的銅梁籍烈士。他於是安排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核實茍長海烈士的情況。在肖雲進寄去的資料中,程緒友發現了一封值得注意的信件。1966年4月15日西藏軍區政治部組織部曾給肖雲進家來信,內容提到西藏山南地區修建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館時曾徵集過茍長海烈士的遺物。
“我們初步判斷,要麼烈士葬在山南地區烈士陵園,要麼在日喀則市南木林縣。”銅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先後向日喀則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山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致信,請求協助查找茍長海烈士墓地。
“大概也是前年清明節時候,山南烈士陵園管理處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茍長海烈士的墓地找到了。”程緒友立即把消息告訴了肖雲進,“人家説有你哥哥的名字!就在他們的烈士陵園裏面!”
“當時我們全家特別高興,60年了,終於找到了!現在都有點不敢相信。”肖雲進激動得難以言表,終於可以告慰哥哥和母親的在天之靈。
隔空祭拜忠魂
找到哥哥的墓地後,肖雲進的思念更加強烈了。但因為疫情,肖雲進去不了山南烈士陵園,只能委託陵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代為祭掃。
“每一位犧牲的先烈都應該得到祭奠,無論他們葬在何處。”程緒友説,為了更好地緬懷先烈,銅梁區決定在邱少雲烈士紀念館的紀念碑旁,建一面銅梁區烈士英名墻。
2021年10月,銅梁區烈士英名墻破土動工,2022年1月19日竣工。跨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徵糧剿匪、抗美援朝、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等多個時期,1078位銅梁籍烈士的名字及簡要戰鬥事跡整齊有序地鐫刻在英名墻上。
今年清明,肖雲進終於能為哥哥茍長海掃墓了。銅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專門派車把家住南岸區的肖雲進接到邱少雲烈士紀念館。
“烈士英名墻,是我們全家寄託對哥哥思念的地方。”肖雲進祭掃時數度落淚感懷,“哥哥你放心,等疫情過後,我要帶着老伴、兒子兒媳還有孫子來西藏看你。”肖雲進和老伴向茍長海烈士、向英名墻上的1078位烈士深深地鞠躬,隔空祭拜忠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