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7日)上午,市民在海淀區上地街道的新冠疫苗接種點接種吸入式新冠疫苗。記者 王海欣 攝
本市啟動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種,目前多區公布預約信息,市民可根據不同接種點位要求,攜帶身份證前往接種。
“您先深呼一口氣,深吸,含住,憋氣。1、2、3、4、5,呼氣。”今天上午不到9時,海淀區上地街道疫苗接種點登記區有序排起等候接種的隊伍。家住附近的商先生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完成了吸入式新冠疫苗的接種。“我本來也該接種第三針了,昨天看到了吸入式疫苗啟動接種的消息,所以我今天就來了。”接種疫苗後,商先生來到留觀區等候,“沒什麼特別的感覺,聽説有點甜,我覺得甜味兒比較淡。冬天衣物厚重、穿脫費勁兒,吸入式疫苗挺方便。”
15日下午,在延慶區醫院保健科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種點,陸續有接種者前來。四位醫務人員接力工作,接種者經過禁忌症篩查、信息錄入後,步入接種室內。一位醫務人員詳細講解接種注意事項並演示説明,“接種共分為三步,第一步,像這樣,避開霧化杯,深呼一口氣;第二步,口含霧化杯吸嘴,深吸至杯中沒有霧;第三步,憋氣至少5秒。”一邊,另一位醫務人員正在準備霧化杯,他用專用的給藥裝置,將疫苗霧化至霧化杯中,並將其遞給受種者,每次劑量為0.1毫升。從進門到接種完畢不出五分鐘,接種者輕鬆完成接種。“不用打針、沒有刺痛或異物感,而且輕鬆吸入,很方便。”一名接種者説。當天,這個接種點共有8位接種者接種,均反饋沒有不適感。
在豐台區東鐵匠營街道疫苗接種大廳,居民們也紛紛關注吸入式新冠疫苗的相關事宜。如果第一次沒在規定時間內吸完怎麼辦?吸的過程中咳嗽了怎麼辦?剛吸完就吐出來會不會影響接種效果……面對居民的提問,現場醫生介紹,醫務人員會根據接種人的實際接種情況進行判定,如存在以上情況或確實未達到接種要求,會按規定補吸一次,但對於兩次都接種失敗的,還是建議採取傳統式針劑疫苗方式接種。接種吸入式新冠疫苗與傳統針劑疫苗一樣,均需留觀30分鐘,接種後可以洗澡,但不建議接種當天做劇烈運動,也不能飲酒。接種完成後不會對核酸檢測結果産生影響,市民可以隨時去測核酸。
據介紹,吸入式疫苗適用於18歲及以上,且完成基礎免疫6個月的人群。目前,吸入式疫苗僅用於加強免疫,不可用於基礎免疫。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採用吸入用重組新冠病毒劑型與滅活疫苗序貫加強免疫,可以顯著增強免疫應答。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介紹,吸入式疫苗與注射式疫苗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它通過口腔吸入的方式,可使霧化後的疫苗經過呼吸道最終抵達肺部。産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同時,能夠直接作用於呼吸道黏膜,在呼吸道黏膜産生保護性抗體。“我們都知道,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的主要是上呼吸道症狀。因此,吸入式疫苗在預防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吸入式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成分與同公司生産的肌肉注射疫苗成分完全一樣。注射式疫苗劑量為每劑0.5毫升,而吸入式疫苗劑量為每劑0.1毫升。”海淀區疾控中心計劃免疫科科長史如晶説,由於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弱,60歲以上人群完成新冠疫苗基礎免疫後産生的抗體水平和保護效果比18至59歲人群相對較低,所以建議老年人符合加強免疫接種條件的,抓緊進行加強免疫接種。吸入式新冠疫苗是目前可供老年人加強免疫的疫苗之一。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對於因各種原因沒有辦法接受肌肉注射疫苗的人來説,吸入式疫苗無疑提供了多一種選擇。”李侗曾説,目前,吸入式疫苗僅批准在18歲及以上成年人中使用,未來如能逐步放寬適應人群,對於怕打針的孩子來説,會更有親和力。
目前,本市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等多區已先後公布預約、接種相關信息。史如晶&&,目前該區僅開放了上地街道一個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種點,“市民反響熱烈。我們可能會視情況增加接種點位。”(記者孫樂琪 李瑤 孫穎)
(原標題:多區已啟動 吸入式疫苗預約接種 僅用於加強免疫 不可用於基礎免疫)
-
騎車走馬甸橋不再“找不着北”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自2016年開始實施慢行系統建設,目前全市各級道路已建設慢行系統約3200公里,形成了北京市慢行系統路網。
-
12月1日起網購處方藥須實名
12月1日即將實施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將進一步規範藥品網絡銷售。
-
多區已啟動吸入式疫苗預約接種
本市啟動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種,目前多區公布預約信息,市民可根據不同接種點位要求,攜帶身份證前往接種。
-
本市&&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服務新規
《通知》規定,建立健全檔案接收、轉遞、利用、保管以及檔案材料收集、整理、歸檔等工作規範和服務流程。
-
北京織就全方位監測防控網為候鳥遷徙“護航”
正值候鳥遷徙高峰期,記者從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了解到,分佈在全市重點水域、重要候鳥遷徙通道及鳥類停歇地的88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正全力開展監測巡查工作,為候鳥安全遷徙過境“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