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新春走基層|資深“支客師”遭遇“業務”低谷

  春節本是辦酒席高峰,但“從業”40年的“支客師”李樹玖這個春節只接到三四起“業務”。

  “少了人情酒,更有人情味。這是好事!”2月3日,在城口縣廟壩鎮興旺樹家中曬太陽的李樹玖説。

  在當地,農戶家有婚喪嫁娶等大事時,往往會舉辦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而“支客師”則是舉辦酒席的調度者兼主持人,確保主人家的“大事”順利周到。

  1982年,19歲的李樹玖因統籌能力強、能侃侃而談又幽默風趣,正式成為“支客師”。“隨着經濟不斷變好,逢事辦酒的人不斷增多,有的把辦酒變成面子工程,邀約的親朋好友越多,自己越有面子。”李樹玖説。

  為了掙所謂的面子,有人甚至會舉債辦酒;為了照顧主顧的面子,吃酒人勒緊褲腰帶,再困難也要準備禮金去吃酒;為了收回送出去的禮金,有的農戶就會沒事創造喜事辦酒。“‘人情大如債、頭頂鍋兒賣’,無事酒就這麼來的,成了惡性循環。”李樹玖想起從前也擺腦殼。

  為減輕農民群眾人情債負擔,幾年前城口縣堅持黨員幹部帶頭,&&《規範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暫行規定》等制度3個,黨員幹部帶頭拒辦無事酒;通過愛心超市積分、紅白理事會、紅黑榜等自治措施,讓遏制人情攀比、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成為群眾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為此,廟坪鎮舉辦專門的座談會,向李樹玖等“支客師”宣講辦酒風的危害,並請“支客師”作為遏制舉辦無事酒的預警員、監督員。

  作為資深“支客師”李樹玖率先支持這項整治。“村民來請我當支客師,我會先問他們是否經過了村裏的紅白理事會同意。如果不符合規定的,再耐心勸導。”李樹玖説,其實不少農戶辦酒也是無奈跟風,因此勸説相對容易。

  近幾年,隨着農村辦無事酒的少了,李樹玖的“支客師”工作量也較往年減少80%以上。

  這時,李樹玖有了新的想法。他拿出自己的積蓄辦起農家樂,一到節假日生意興旺。來吃飯的游客在得知他曾經的“支客師”身份後,特別好奇他為何轉行。這時,李樹玖正好進行宣傳:“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實踐告訴大家,辦酒席欠的人情債重、經濟債重。如果把錢拿來搞産業,才是真正找到了下金蛋的‘母雞’!”

  “辦酒的少了,人情債少了,我們才存得起錢搬下山!”原住興旺村五社的廖天元告訴記者,原來每年支出的禮金超過1萬元,相當於自己打工純收入的1/3。整治辦酒風後,每年這方面的支出少了70%以上。幾年前,他聽説李樹玖轉行辦農家樂的故事後,也開起了農家樂,現在一年有五六萬元收入。

  據城口縣相關部門統計,2022年該縣勸止無事酒和大操大辦1600余起,農村操辦酒席場次較5年前大幅下降,農戶“人情債”支出戶均減少1萬元左右。

編輯: 朱俊潔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3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