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位置偏僻,過去反映什麼問題要很久才能解決。”近日,家住涪陵區崇義街道的居民謝玖珍告訴記者,然而就在上個月,有居民通過網絡留言向區政府反映了街道臨江岸堤有污水溢出,沒過兩天就有人來清淤排洪。
據了解,涪陵區聚焦群眾煩心事、揪心事,建立起“平台搭建、民意蒐集、情況報告、交辦督辦”的全鏈條、一體化政網互動工作機制,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形成問題解決閉環。
搭建政網平台
動動手指便能表達訴求
每天清晨,在涪陵區第七小學蔡家坡校區門口,一輛輛從城中心開來的公交車,將沿途學生安全送抵校園。
蔡家坡校區是涪陵七小今年新增設的校區,之前從城中心至學校的公交班次較少。
蔡家坡校區有4000余名學生,開學第一週,就有學生家長在本地論壇上發帖反映“孩子上學乘車難”。很快,這條民情引起區政府高度重視,經相關部門協調,公交公司及時調整運力,在上學放學高峰時間增加了車輛班次,獲得學生和家長們點讚。
“‘有事網上説,實事馬上辦’是我們暢通網民訴求渠道,架起幹群連心橋的重要途徑。”涪陵區區委網信辦負責人説。目前,涪陵區已在涪陵網、愛涪陵客戶端、涪陵發布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台開設了政網互動專欄。今年以來,涪陵區委網信辦共收集網民問政信息300余條,讓群眾足不出戶、動動手指便能表達訴求。
建立閉環機制
居民難題“馬上辦”
涪陵百勝鎮觀音村,200多米的村級道路連通了鄰近的桂花村,是觀音村一組村民的出行要道。“以前,道路兩旁長滿了雜草,出行很不方便。”剛返鄉的村民尹斌曾多次向村委會反映,問題卻遲遲沒有解決。
就在上周,區委網信辦監測到相關信息後,第一時間交辦至百勝鎮政府。鎮裏在核查時才發現,這條道路並非觀音村管轄,而屬於鄰近的桂花村。鎮村幹部召開馬路辦公會,不僅對道路雜草進行了全面清理,還將其納入網格管理,安排專人定期打掃。
“針對部門、村社間因權責不清,出現辦事拖遝、相互推諉的情況,我們探索了‘交辦督辦’制度,形成問題解決閉環。”區委網信辦負責人説。通過落實專人跟蹤,定期通報辦理情況,有效提升了問題解決效率。今年1—8月,涪陵區委網信辦交辦的網民問政事項289條中,共辦結240條,辦結率高達83%。
重心前移
解民憂更解民惑
“昨天才申請辦理,今天就順利拿到身份證,太方便了。”近日,在涪陵區公安局荔枝派出所,戶籍地在四川的楊敏完成了跨省異地身份證辦理。
除了問政服務外,涪陵區還利用問政平台,進行政策宣傳、便民信息發布等,將政網互動重心前移,在日常工作中解民憂、解民惑。“針對網民關心的民生服務事項,我們通過部門提前介入,主動加大宣傳,避免了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群眾誤解。”涪陵區委網信辦負責人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