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柯高陽
剛剛過去的八月,重慶山火牽動全國人民的心。
經過連續多晝夜的高強度撲救,重慶山火得到有效封控,無人員傷亡和重要設施損失。
在歷史罕見的極端高溫天氣下,山火救援面臨難以想象的困難。但從第一起山火發生到撲滅全部明火,重慶只用了不到10天時間。
巍巍群山,見證了專業隊伍應急救援的硬功夫,更見證了無數國人守望相助的精氣神。這場“十八路英雄”戰山火的行動,也被網友稱為史詩般的救火。
撲滅山火,離不開專業的技能積澱。在重慶與山火的戰鬥中,受命參與救援的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可謂一戰成名,他們根據氣象預報、結合現場偵察與豐富經驗,所採取的不同尋常的“以火滅火”方式,助力階段性勝利時刻的到來。
撲滅山火,離不開全國的托舉之力。此次山火之初,重慶本地的航空救援隊、消防、武警等數千人的救援力量迅即展開救援。但隨着山火散點多發,形勢嚴峻緊迫,更多支援力量陸續從四面八方匯聚。雲南、四川、甘肅等兄弟省份的1000余名森林消防員晝夜兼程,應急管理部調派6架大型直升機千里馳援……在濃煙滾滾的滅火一線,各方力量共同築起守護家園的鋼鐵長城。
撲滅山火,尤其離不開人民群眾同心奮力。在重慶,大量黨員幹部、普通市民自發報名成為志願者,組成最堅實的“防火墻”。山腰是崎嶇險路,前線急缺救援物資和食物補給,市民自發組成的“摩托車隊”奮不顧身接下重任。在連摩托車都到達不了的地方,志願者就組成“人鏈”,肩扛手提運送物資。那些義無反顧的逆行身影中,有插着五星紅旗送物資的“摩托崽兒”,有一齊上陣開闢隔離帶的“父子兵”,有拿着喇叭協調物資轉運的“00後”女孩……近10天裏,直接或間接參與撲火工作的志願者多達2萬餘人。與此同時,互聯網上募集救援物資、為重慶加油打氣的信息持續刷屏,凝聚起強大的網絡向心力。
在肆虐的山火面前,大家牢牢擰成一股繩,每一個人都竭盡所能。無數的凡人微光聚攏成燦爛星河,釋放出同心滅火的無窮力量。
“&&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歷經幾千年的時間沉澱,團結一心、守望相助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基礎,也是中國人最樸素、強大的情感。在每一個危難關頭和緊急時刻,這份情義和力量,總是源源不斷涌現。在近年各地的疫情防控、搶險救災一線,這種善行義舉處處發光。人們也一次次被這股眾志成城的驚天偉力震撼,為這份守望相助的同胞情義感動。
山火已滅,情義不盡。在森林消防隊伍撤離時,重慶市民扶老攜幼沿街相送,不到3公里的路程,車隊卻走了近1個小時。這既是民眾表達對消防員赴湯蹈火的感謝之情,更是與消防員患難與共的同袍深情。“和你們並肩作戰,是我們一生的榮耀”,現場打出的這條送別橫幅,再度將守望相助的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
團結一心、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新時代的精神偉力。14億多人凝聚在一起,中華民族的能量就勢不可擋,就能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