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川渝兩地學界聯合舉辦的第三屆成渝雙城歷史文化論壇,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來自川渝兩地的70余名專家學者論壇圍繞“民族復興進程中的成渝革命歷史文化”這一主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展現最新學術研究成果。
成渝雙城歷史文化論壇是成渝學界共同搭建的重要學術交流平台,由成渝兩地輪流舉辦,2019年在重慶舉行了第一屆,2020年在成都舉辦了第二屆,第三屆原定於2021年秋舉行,因疫情原因延期至今。
論壇主會場設在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成都分會場設在中共成都市委黨校,重慶分會場設在紅岩幹部學院,兩地三個會場同時舉行。
來自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民族大學、重慶檔案館、四川省社科院、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單位的近70位學者參加了本次活動,並提交了63篇論文。
論壇分為主題發言和分組討論環節。來自重慶、成都的10位專家學者分別以《論中國共産黨是抗日戰爭政治指導者》《試論中共早期農民運動對民團的爭取與改造》《遵義會議前後紅一軍團在黔北、渝南行軍若干歷史問題的討論》《抗戰時期新華日報館圖書出版發行工作研究》等為題,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並圍繞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重慶市重慶史研究會會長周勇、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耿密認為,中國共産黨領導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和敵後戰場,對抗戰的全局走向以及大後方和淪陷區的抗日運動開展政治指導——提出並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擘畫抗日戰爭的整體方略,堅持抗日與民主並行等主張,發揚英勇不屈的抗戰精神,對抗戰的勝利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因此,中國共産黨是“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者”。
與會學者&&,本次論壇是成渝歷史學界的一次學術盛會,是兩地歷史學者貫徹中央精神,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具體行動,加強了川渝兩地學者之間的交流,為唱好“川渝雙城記”搭建了平台。
本次論壇由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市重慶史研究會、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中共成都市委黨校、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記者 匡麗娜 張凌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