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從“灰頭土臉”到“山水家園” 設計下鄉助力鄉村蝶變
2022年04月08日 16:25 來源: 新華網

圖為重慶市渝北區大盛鎮太和場全景。新華網 發

  新華網重慶4月8日電(韓夢霖 實習生 王怡雯)清明節後,走進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大天池村楊家槽,一個鄉味濃鬱、建築古樸、交通便利、生活美好的傳統村落躍然眼前。這裏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重慶主城范圍內難得保存完整的傳統村落。楊家槽一度人口衰減嚴重、環境惡化明顯,發生這樣的變化,得益于重慶市近年來開展的設計下鄉工作。

  據介紹,近年來,渝北區在農村舊房整治提升工作中,與重慶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團隊和相關專家建立對口合作機制,簽訂設計下鄉服務協議,組建設計下鄉工作室。引導設計下鄉團隊深入村社,挖掘當地傳統歷史文化和傳統建築元素,從村莊布局、功能拓展等方面開展村莊設計,幫助當地農民更自主地在設計師的引導和管控下改善和更新自己的農宅風貌,使楊家槽成為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典范。

  洛磧鎮鎮長楊明表示:“設計下鄉讓我們的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思想意識與生活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渝北區大盛鎮太和場人居環境示范點,幾十戶川東民居風格的院落高低錯落、依山傍水,圍合成親近宜人的空間,形成了環境優美的鄉村建築群。示范點還配套建設了生態停車場、便民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村落從昔日的“灰頭土臉”變成了“山水家園”,切實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活環境。

  項目設計師柴正介紹,設計人員下到村裏與村民同吃同住,充分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審美觀念,從而設計出富有鄉村文化內涵的建築。

  2018年,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統一部署,重慶市啟動設計下鄉工作,面向大專院校、設計院所、施工企業等徵集規劃、建築、景觀、市政、藝術設計、文化策劃、鄉土新材料研究等方面的設計下鄉人才500余名;聘請重慶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設計院等單位的鄉村規劃、設計、建設等方面的專家43名,成立重慶市設計下鄉專家組,指導全市設計下鄉工作;從設計下鄉人才庫中優選專家學者,在全市37個涉農區縣建立了37個設計下鄉工作室,挂牌、駐村開展設計下鄉服務;累計培訓村鎮建設管理人員600余人次,培訓合格農村建築工匠13000余人,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鄉村建設大軍。

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大天池村楊家槽傳統村落。新華網發(許可 攝)

編輯: 陶玉蓮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54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