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從産業布局看,戰略性新興産業在各大産業園普遍佈局,能否詳細介紹一下目前各個産業園的産業布局與重點企業入駐情況?
高銳:西部(重慶)科學城北碚園區是全市唯一的傳感器重點關鍵産業園,我們形成了“1+6+N”的産業格局,“1”是以傳感器為核心,“6”是聚焦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電子、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生命科學大健康六大應用場景,着力培育“N”個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目前,科學城北碚園區歇馬首發區4.24平方公里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産業載體建設。去年,園區的主旋律是“奮戰300天,建成首開區”,目前傳感器特色産業基地一期項目20萬平方米産業樓宇、多條市政道路已建成投用;首批500畝工業用地完成徵地拆遷和土地整治,現已具備出讓條件。今年,我們的主攻方向是“再戰300天,落地200億”,工作重心由産業載體建設轉向産業項目導入,市區聯動、聚焦主業、精準招商。
總體思路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大力扶持本土企業,力促“存量變增量”,例如成功引導華立儀表、寶迪科技、劍濤科技等本土優質傳感器關聯企業入駐産業園,為企業提檔升級、空間拓展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面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大力開展“雙招雙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優質企業和項目進得來、留得住,力促“增量變存量”,先後引進縱目科技、雪湖科技、上海天鏈、南京天溯等多個市外重點項目。
實施路徑主要有兩條:一是以行業龍頭引領招商新格局,主動聯動四聯集團、川儀集團、長安集團等本地終端龍頭,通過頭部企業的集聚效應,建鏈、補鏈、延鏈,打造産業集群,構建産業生態;二是以産業基金開拓招商新路徑,用活用好23億元規模的政府産業引導基金及其子基金,以“母基金引導、子基金主投、社會基金跟投”的模式展開股權投資招商。
2021年,傳感器産業園累計落地優質企業和項目20余個,總投資額逾168億元;今年一季度,新簽約項目7個,投資額約35億元,並儲備了2個百億級的龍頭項目,應該説是開好了局,起好了步,實現了開門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