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疫”線故事| 一支核酸採樣醫療小隊的18天

  新華網重慶11月24日電(李海嵐)11月24日,是巫山縣援渝核酸採樣醫療小隊支援九龍坡區的第18天。進入初冬,天氣一日涼過一日,但這支醫療小隊不忘初心,始終堅守在抗疫第一線。“疫情一日不退,我們一日不歸,再苦再累也要響應政府的號召,與疫情鬥爭到底。”這支醫療小隊副領隊、巫山縣中醫院護士長唐梅説。

  18天的核酸採樣工作難嗎?難!唐梅介紹,在18天的時間裏,他們幾乎走遍了九龍坡區的所有小區,楊家坪、二郎、石橋鋪、石坪橋、前進路、奧體中心等社區裏的採樣工作臺上,都有他們的身影。“有些小區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我們就一層一層爬上去,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唐梅説。

巫山縣援渝核酸採樣醫療小隊爬樓梯做核酸。新華網發

  他們就這樣奮戰在疫情一線。因為身穿防護服,他們不能按時吃飯,不敢輕易喝水。一旦穿上這身衣服,就意味著幾個小時的不松懈。“這些都是常態,疫情防控需要更加嚴格的規范,才能減少感染風險。”曾支援過上海疫情防控的老將謝輝説。

  “雖然工作有難度,但發生在身邊的暖心事兒也不少。”醫療小隊的另一位成員梁靜説。梁靜小組採樣的小區,人員較多,小區地形復雜,住戶老年人較多,對採樣工作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很多時候,隊員們從太陽高懸一直忙碌到月上中天,防護服裏的衣服,一次次被汗打濕又被體溫暖幹。

小朋友送給醫療小隊的字幅:白衣天使。新華網發

  有次夜裏9點多,他們完成任務後脫掉防護服,衣服上有一層層的鹽晶,這個畫面被一個住在一樓的小朋友看在了眼裏。“讓我們感到暖心的是,當我們準備回休息點的時候,小朋友委託社區人員,給我們小組送上了自己親手寫的字幅:白衣天使。還讓社區人員代為轉告,他以後也要做一個白衣天使。”

  這樣暖心的事情,幾乎每天都有發生。陳文小組在混陽小區採樣中,發現一些志願者沒有接受規范穿脫防護服訓練,本著責任和使命,便手把手親自示范教志願者穿脫防護服。“雖然我們後來換了採樣點,但那位志願者也變成了防護服規范操作的示范者,教會了很多其他的志願者。當我們所做的事情,可以幫助他人、溫暖他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陳文説。

醫療小隊合影:我們看不見你們的樣子,但會記得你們穿防護服的樣子。新華網發

  疫情無情人有情,人們無法阻止冬天的來臨,冬天也無法阻止一顆顆相互守護的心。當下,這座城市裏還有很多如這支醫療小隊一樣,堅守在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每一個人每一顆心,都將匯聚成戰疫力量,發光發熱、溫暖人心。

編輯: 張青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9155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