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凌晨3點左右,一趟中歐班列(渝新歐)從沙坪壩區團結村中心站駛出,向歐洲駛去。“本月以來,中歐班列(渝新歐)保持了穩定運行,每天發車頻率差不多6—7列。”渝新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疫情之下,重慶中心城區“靜”了下來。然而,重慶的多個開放通道、&&,卻保持了穩定運行。
37人閉環辦公保運行
時間回到11月9日,渝新歐公司舉行了一場線上會議,討論如何在疫情背景下確保班列的運行。
“我是負責人,肯定要先上。”會上,渝新歐公司現場調度中心主管符建軍首先表態説,現場調度是班列開行的重要環節,必須有人值守。符建軍在開會前就整理好了生活必需品,&&隨時可以去公司現場進駐閉環辦公。一呼眾應,不少報關團隊成員紛紛申請加入班列保暢團隊。
第二天,一支涵蓋了調度、關務、制單等崗位的37人現場值守隊伍迅速集結,先後進駐辦公場地,以公司為“家”,閉環工作,確保班列正常報關運行。
未到現場的員工也沒閒着。他們通過居家線上辦公的方式,各司其職,確保本職工作不落下。
“我們要負責運輸項目的開發和客戶的挖掘,不能因為疫情就中斷工作。”渝新歐公司市場營銷中心主管王秀莉介紹,這段時間,團隊的員工24小時不關機,密切跟進每一個客戶的每一個櫃子。她説,本輪疫情以來,凌晨的郵件、午夜枕邊的手機、線上會議等,是大家生活的日常。
渝新歐公司運營中心也是如此。主管楊紅説,一個細節的疏忽可能給客戶或者相關的單位造成更多的工作和麻煩,所以他們工作也要更細緻。
“12號那天有一批‘重慶造’整車班列要發運,團隊一直等到13號凌晨,收到班列順利發運消息後才休息。”楊紅説。
一個頂起幾個人的工作
重慶另一個開放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也維持了正常運行。
“魚嘴、小南埡、團結村三個主要始發點,我們都有員工駐守,但因為人手不足,他們的工作量都有點大。”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負責人説。
負責班列貨物調運的彭翀,這段時間一直住在江津區小南埡站車站外,現在他除了本職工作,還要給貨運司機提供幫助。根據疫情防控要求,貨運司機抵達後不能下車。但是,司機們需要完成取票、打單、貼條等工作,這些事就由彭翀代辦。平均一天,他要給70多個司機提供服務,其微信運動步數每天都顯示在2萬步以上。
在團結村站,因為疫情原因,外勤人員縮減了不少。26歲的劉怡良和23歲的吳雨益、陳程,是堅守崗位的人。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們進行了比以前還要細化的分工。“以前我們有6個人,2個人負責一個板塊的工作。現在只有3個人了,就要每人負責一個板塊。”劉怡良説,雖然工作量比以前更大,但為了班列的穩定運行,大家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
在魚嘴站,辦公室員工鄒沅東17日就進駐現場辦公了。“原本我們是兩個人搭檔工作,一個在辦公樓裏,一個在鐵路現場,兩邊有7公里的距離,工作時需要經常往返。”鄒沅東笑着説,現在他一個人實現了辦公樓和鐵路現場的“融合”辦公。
他們的辛勤換來了成果。本月截至20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國際鐵路班列40列、鐵海聯運班列169列、跨境公路班車306次。
各種應急預案保障通關順利
11月15日,位於江津綜保區的重慶木買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有8票報關單申報錯誤,需要馬上辦理更改備案和修撤單手續,否則將影響企業報關。但受疫情影響,企業人員無法到現場辦理相關業務。
西永海關立即以視頻會議形式與企業開展“雲交流”,線上核實情況、先行處置異常、後續補交資料,當日即確定了處置方案。通過啟用“容缺辦理”應急措施,該關實現了疫情期間24小時線上快速處置通關異常。
重慶鐵路口岸也發生了類似情況。
“幾天前我們接到一家企業的電話,説一批跨境電商出口貨物已運抵鐵路口岸,但負責現場業務的工作人員因為疫情防控原因無法到場配合查驗。”渝州海關監管科科長周柯説,渝州海關為此第一時間開啟應急通道,指導企業遠程開展“免到場”查驗,確保貨物及時發運。
綜保區、口岸是重慶重要的開放&&,疫情期間它們都在保持穩定運行,其背後的“法寶”,就是各類應急預案。
比如,兩路寸灘海關啟用疫情期間業務有條件“容缺辦理”,確保了綜保區通關零延誤。再如,重慶港海關建立“日清”工作機制,專人督導每天需要辦理的貨物查驗、通關放行等業務辦結情況。
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疫情之下,重慶海關正精準調整業務模式,通過“線上前&”24小時通、及時發布業務辦理指南和緊急通關求助方式等,全力以赴保運轉、保生産、保主體。
記者 楊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