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莊“小巨人”企業數量居國家級經開區首位
2022-04-19 08:35:46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國內民營火箭首次連續成功發射,填補國內CT機高集成化探測器空白,實現國産水下特種機器人零的突破……這些率先實現的新技術、新成果,都出自亦莊的“小巨人”。北京經開區近日對外披露,經開區目前擁有38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230個國家級經開區“賽道”中位居第一。

  企業雖小 身懷絕技

  去年12月,來自北京的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將五顆商業衛星精確送入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實現了國內民營火箭的首次連續成功和首次一箭多星商業發射的新突破。

  就在一年前,這家公司發射的谷神星一號遙一運載火箭,實現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一年一個紀錄竟出自一家成立只有4年的企業。如今,這家企業已經成為真正的“小巨人”。

  所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數據顯示,北京經開區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8家,在230個國家級經開區中位居第一。

  每一個“小巨人”都有獨家絕活:賽諾威盛完全自主研發的一體化64排探測器,為CT機配上了一雙更明亮的“眼睛”,填補國內高集成化探測器空白;安必奇生物科技在疫情之下緊急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15分鐘內即可獲得結果,拿到通往歐洲市場的“鑰匙”;唯邁醫療的大型血管造影機極光DSA打破了國外壟斷,血管介入機器人ETcath完成國內國産自研介入手術機器人首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

  全方位政策助力

  從一間孵化辦公室蛻變為“小巨人”企業,安諾優達只用了9年的時間。這背後,是全方位政策助力“小巨人”崛起。

  “那時聽説經開區建了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服務平台和扶持政策都很吸引人,就在這裡租了間辦公室。”安諾優達CEO李志民回憶,生物醫藥研發過程中資金投入大,一塊錢恨不能掰成兩半用,企業在做不常用的重組蛋白表達純化時,通過租用園區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極大減輕了購買設備的負擔,促進技術轉化落地的進程。

  星河動力公司的周邊,有一批企業都在“仰望星空”,聚集成知名的亦莊“火箭一條街”。多年來,為了扶持和吸引更多像星河動力一樣的企業,經開區陸續成立星箭網絡産業聯盟,&&支持星箭網絡産業發展的實施辦法,最高獎勵5000萬元,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研發。

  2018年,博雅工道公司憑藉一款倣生鯊魚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吸睛無數,從此與亦莊結緣。博雅工道市場總監付鈺涵説,2021年公司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到現在,博雅工道26項産品被認定為北京市新技術新産品,佔領國內水下消防領域70%市場。目前,企業進入快速發展擴張階段,正在申請北京經開區的“首&套”政策,將獲得更大助力。

  雁陣梯隊培育科創生力軍

  “隨着發展壯大,我們需要擴建研發中心和自建生産線。”為了破解通信技術存在的技術“短板”,國科天迅開發出國産光纖高可靠芯片,讓速率提升4000倍,通信速率領先國際現有標準4倍。

  北京亦莊已經“飛”出一隊蓬勃有力的創新雁陣:初創企業是一粒“金種子”,待初具規模時則是“展翼”“瞪羚”,等到有優勢時則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不為人所知卻在某個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的是“隱形冠軍”,稱霸一方的則變成了眾所周知的“獨角獸”。

  頭雁振翅,雁陣齊飛。按照計劃,經開區將力爭到2025年底,實現創新梯隊企業總數較2020年底翻一番,形成具有經開區特色的創新雁陣體系。

  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作為首都實體經濟的主陣地,北京經開區將進一步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加速專精特新孵化,精準服務、分類施策,破解企業發展難題,助力首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記者 曹政)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掐絲作畫 體驗國潮
掐絲作畫 體驗國潮
全市黑鸛數量已近百隻
全市黑鸛數量已近百隻
朝陽區隔離幼兒收到了暖心小禮物
朝陽區隔離幼兒收到了暖心小禮物
北京:特色農田春收忙
北京:特色農田春收忙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85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