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國家正抓緊研究實施燃油稅費改革

  國家發改委20日對外透露,國家正抓緊研究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燃油稅費改革問題。發改委&&,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部等部門聯合召開座談會,研究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適當降低成品油價格,同步取消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等六項收費,撤銷政府還貸二級以下公路收費站點,實施燃油稅費改革等問題。[詳情]
國家發改委韓文科:燃油稅或很快開徵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昨日&&,國內成品油將肯定降價,但不會建立與國際油價聯動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是綜合研究中國能源問題的國家級官方研究機構。韓文科是在國際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發布會上作出上述&&的。[詳情]
韓文科澄清燃油稅要徵但不"馬上"
  針對日前有媒體報導指,中國將馬上開徵燃油稅,韓科文澄清説,他並沒有説過燃油稅馬上推出的話,但的確認為燃油稅的推出應該是快了,不過具體推出時間還要看有關部門的決策。市場分析普遍預料,隨着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為燃油稅的&&創造了有利條件。[詳情]
燃油稅是必須走出的正確一步
  這將是一個“大動作”,因為燃油稅事關交通運輸行業、有車家庭,事關所有用車單位,涉及千家萬戶。開徵燃油稅後,原來養路費、路橋費等一幹收費機構變成“多餘人”,面臨關停並轉。僅就廣大車主而言,開徵燃油稅是一大利好;而對於政府來説,它又確實是一件麻煩事。[詳情]
不妨將燃油稅作為法律博弈的樣本
  在過去的10年裏,燃油稅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如今國際油價大跌,有關燃油稅&&的討論因發改委能源所所長韓文科最近一次的吹風而驟然升溫。目前的確是推出燃油稅的好時機。無論從外部環境還是各方對燃油稅的認同來看,燃油稅改革的&&都水到渠成。[詳情]

接不上軌的油價與擇不到機的燃油稅

  拿“誰用路誰付費”的燃油稅替代按車一刀切的公路行政性收費,不僅更體現公路建設成本的公平負擔,而且可推動節約用油、減輕排放污染、緩解交通擁堵、降低徵收成本、遏制收費腐敗等。所以,迄今擇機不成,且不論法律長期一臉尷尬,累計社會福利損失也不是小數。[詳情]

燃油稅不能“趁火打劫”

  千呼萬喚,燃油稅的開徵很可能就要成為現實了。可是,即將開徵的燃油稅是社會各界所期待的燃油稅嗎?它對車主、企業以及整個經濟運行意味着什麼?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先算算賬。 作為一名車主,我知道,在掛牌之後,除了路橋費,每年需要繳納的只有養路費和車船稅這兩種。[詳情]

“燃油稅新聞”解讀的暗示

  那邊廂,國際油價可以潮起潮落;這邊廂,燃油稅仍然是道未解的謎題。因為燃油稅畢竟是一件關乎太多人的政策,出現任何盪鞦千式的搖擺也就不足為怪了,支持的、不支持的,都等着吧……[詳情]

那是不是我們期待的燃油稅

  如何實行燃油稅,作為利益影響最大群體——老百姓不能不參與這場利益博弈。如果讓人們感到苦苦等來的就是想要的燃油稅,必須讓老百姓知道有關燃油稅的細節,並給予老百姓以足夠的話語權——而不是由有關部門一言堂式的“擇機&&”。[詳情]

未經討論的燃油稅且慢徵收

  我們不希望燃油稅突然從天而降,而寧願暫緩開徵燃油稅,利用“暫緩”之機讓燃油稅改革方案充盈民意。我們已經等了那麼多年,不在乎這一時一刻。歷史經驗也多次表明,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才能衝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撓。[詳情]

開徵燃油稅 不能再等了

  按照國際上的普遍觀點,開徵燃油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契機就是“低油價”。因為“低油價”能夠減少一些行業由此而帶來的“陣痛”。之前,國際原油和國內成品油價格高昂,是國家主管部門遲遲不願開徵燃油稅的關鍵原因。而現在,國際油價下降,有關方面應該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詳情]

燃油稅快來了,公路亂收費能走嗎

  目前的一切不得不擔心,燃油稅也許會成為又一個“陽光福利”一樣的怪物:燃油稅開徵後,養路費沒了,會沒別的名目的公路收費嗎?果真那樣,燃油稅收了,別的公路收費變着花樣繼續收費,那這個燃油稅豈不又成了消費者的新的負擔?[詳情]

開徵燃油稅,看上去很美

  要進行油價改革,關鍵是要理順廠商銷售價格;要進行油價改革,必然首先要觸及壟斷油企的利益。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高出國際價格一截,過高的零售價格本身就是對消費者利益的侵佔。筆者以為,當下首先需要進行廠商價格同國際接軌,把油價降下來,爾後再去談推出燃油稅。[詳情]

熟透了的燃油稅為何“擇不到機”

  既然兩個利益衝突較之過去均無好的解決之道,我們又如何能相信“燃油稅”馬上就能擇到“機”?要打消民眾疑惑,不妨請發改委將傳説中的“三方案”公之於眾: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詳情]

燃油附加稅怎樣徵才更公正

  燃油附加稅何時開徵,不是政府哪個部門能決定的,開徵燃油稅必須要由人大會議通過。而目前,還沒有人大開會審議討論燃油稅方案的消息,也就是説“馬上開徵燃油稅”還處在好事多磨的階段。希望政府和人大能集民智、聽民聲,方案越有利於民生、越符合科學發展觀,就有可能越公正。[詳情]

開徵燃油稅也應傾聽百姓意見

  如何實行燃油稅,其間夾雜着各方利益的博弈。這時,作為利益受影響最大的群體——老百姓應該有權利參與這場利益博弈。而目前,很多人都不知道相關部門是如何實行燃油稅的,這就很不正常。實行什麼樣的燃油稅,應該讓老百姓提前知曉,並聽取吸收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的燃油稅才是合民心、順民意的。[詳情]

以燃油稅為杠桿可産生多重功效

  以往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多用限行等行政手段,管理成本高昂、效果有限還備受質疑,以燃油稅為杠桿則可以形成以一當十的力量。剛開始起徵時,燃油稅支出等於或略高於養路費支出;起徵後,不斷提高燃油稅比例,最終像日本等國一樣,提高到120%,遠高於養路費支出,形成正確的環保導向。[詳情]

開徵燃油稅能否多聽聽民意

  因此,筆者寧願開徵燃油稅慢一點,讓燃油稅改革方案充盈民意,我們已經等了那麼多年,不在乎這一時一刻。歷史經驗也多次表明,只有依靠廣大群眾的力量,衝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改革才能順利推進。[詳情]

開徵燃油稅百姓有期待

  以燃油稅取代養路費徵收,是國際上通行的通過經濟杠桿促進節油的政策,也是國內甚久的呼聲。中央政府排除既得利益干擾,推出燃油稅正當其時。然而,開徵燃油稅,百姓另有期待。[詳情]

從全面協調可持續看燃油稅開徵的必要性

  當部門利益受到或可能受到損害時,拿出油價太高或“具體的設計方案很複雜”等理由來搪塞輿論就成為一種常態,特別是這種理由從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嘴裏説出時,社會就變成了一個弱者,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就只是理論上的口號了。現在,油價下來了,拿油價説事説了五六年的相關部門,會不會又擺出什麼更新的理由呢?[詳情]

燃油費改稅應先經民意淬煉

  燃油費改稅應該先過民意關,這一點,新醫改方案已經作出了榜樣。或許,這應該成為一項制度,任何一項有關國計民生的政策&&,都應該先經過民意淬煉,這樣,才能確保決策的科學性,並取得最大層面的支持。[詳情]

開徵燃油稅的確不能再等了

  的確,中國徵收燃油稅的時機已經成熟——經過幾個月的下跌,國際油價已經進入比較正常的區間,國內國際油價的價差也基本上消除了。如果燃油稅要“擇機”開徵,那麼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詳情]

排除既得利益干擾 及時開徵燃油稅

  如果我們永遠站在部門與地方政府的利益上思考改革全局,就很難得出對全局有利的改革方案,公共政策的制訂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出發,只要能促進低耗能産業模式發展,能夠促進公共財政系統的建設,就應該堅決推行。[詳情]
姚達明
   此時徵稅對市民影響很小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現在國際油價降幅已經很大了,如果此時降低油價,再推出燃油稅的話,對實際油價的變動是很小的,市民會感覺變化不是很大,也更易於接受。[詳情]
何世紅
   現行燃油政策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資深金融評論家何世紅&&,現行燃油政策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嚴格的行政管制扭曲了價格,失去了調節供需的功能。[詳情]
崔東樹
   費改稅已經是必然的趨勢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如果再不實施,我們又失去一次大好機會。費改稅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企業對燃油稅也是持贊成態度。[詳情]
 
楊衛華
   目的未明多方博弈存變數
  開徵燃油稅是必然,但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財政部、交通部等多個部門的最終溝通商榷協調才是真正推動燃油稅開徵的決定因素,目前並非開徵的最佳時機。[詳情]
董秀成
   應該儘早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按照目前國際油價每桶60美元左右價位,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可以實現一步到位,而且接軌後價格還會有所下降。[詳情]
韓曉平
   各部門的協調問題導致了一拖再拖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從技術上看,&&燃油稅已沒有任何障礙。但各部門的協調問題導致了燃油稅&&一拖再拖。”[詳情]
楊志勇
   燃油稅推出可能有兩種方式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楊志勇説,燃油稅推出可能有兩種方式。一是調整燃油消費稅稅率的方式,即調高稅收標準。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已比美國高一半。[詳情]
張小虞
   從總體而言,燃油稅應該盡快推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從總體而言,燃油稅應該盡快推出。油價還會繼續持續上漲,油價回復到低位已經不可能。[詳情]
朱秉剛
   我國應該適時推出燃油稅政策
  我國的成品油價格比起歐洲連一半都不到,這主要是因為歐洲各國的燃油稅佔油價的比重比較高,燃油稅天然地成為一個調節油價的穩定器,當原油價格過高時可調低。[詳情]
劉尚希
   開徵燃油稅的障礙已經消除
  財政部財政科研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可以考慮盡快推出燃油稅,關於燃油稅已經沒有太多需要探討的地方。由於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目前是推出燃油稅的好時機。[詳情]
 
王 剛
   即使推出,也不意味着馬上執行
  長城證券分析師王剛認為,目前成品油價格調整的可能性要大於燃油稅改革的可能性。即使燃油稅推出,也不意味着馬上執行,可能會留出一段過渡期。[詳情]
笱銳兵
   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雖然,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但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走低將是是我們進行能源改革的良好機遇,政府必須抓住,要從根本上解決困擾我國多年的能源價格問題。[詳情]
曹 聰
   開徵燃油稅將為期不遠
  開徵燃油稅將為期不遠,今後對汽油、柴油開徵燃油稅之後,養路費、客運附加費等多項行政收費將同時停收。這不僅規範了我國交通收費制度。[詳情]
韓曉平
   將刺激小排量轎車銷售
  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燃油稅一旦開徵,石油替代品的發展空間也將會非常廣闊。而對石化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則可能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詳情]
財稅專家
   開徵燃油稅能減少開車人負擔

  和訊網:據媒體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處獲悉, 12月1日正式開徵的可能性比較大。您認為12月1日開徵的時機是不是太倉促了嗎?
  何振一:從當年提出燃油稅到現在已經有10年之久。在最初提出來以後,正趕上國際油價一路攀升,於是政府就想等油價降下來再開徵,如今國際油價持續下降,正是開徵的好時機。
  開徵燃油稅有利於拉動內需,中國石油價格由政府管控,政府也希望能夠做出相應價格改革。開徵燃油稅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增加開車人負擔,政府的意思是相反。
  和訊網:全球金融危機、經濟疲軟、油價持續回落,為燃油稅的開徵創造了一個有利的時機。但是在全球油價最近急速下降的時候,國內的油價並沒有下跌,目前國內的油價其實處於最高點,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開徵呢?
  何振一:其實開徵燃油稅就是想利用時機降低石油價格。徵了燃油稅以後這樣今後國家不會很嚴格的干預石油價格,而與國際接軌,根據國際油價而上下浮動。[詳情]

名詞解釋
什麼是燃油稅
  燃油稅,就是將現有的養路費轉換成燃油稅,實行捆綁收費。由於現行的養路費一般是按噸位和運營收入兩種計費方法收取,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定額費。而對於用油大戶尤其是汽車來説,道路使用率存在較大差距。“因為無法測算每台車的道路使用率,燃油稅通過將養路費捆綁進油價,將每輛汽車要交的養路費轉換成稅費,在道路等公共設施日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的大背景下,更多地體現了‘多用多繳,少用少繳’的公平原則。”[詳情]
背景資料
燃油稅11年懸而未決
  ●1997年,全國人大通過《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費”替代養路費等,擬從1998年1月1日起實施。
  ●1998年10月,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公路法》修正案草案裏,將“燃油附加費”改為“燃油稅”。
  ●1999年10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公路法(修正案)》,第36條規定“國家採用依法徵稅的辦法籌集公路養護資金,實施辦法和步驟由國務院規定”。[詳情]
 
 ■ 公路行業
  徵收燃油稅,取消養路費,不會對高速公路的收費權産生影響,僅可能會取消一些低等級公路的收費。高速公路的建設從來與養路費沒有太多關聯,取消養路費,跟取消高速公路收費不是一個概念。[詳情]
 ■ 車市
  如果再不實施,我們又失去一次大好機會。費改稅已經是必然的趨勢。 企業對燃油稅也是持贊成態度。它的&&,對銷量會有暫時的影響;但長久來看是有利的。只要你手裏有更節油的車,才不怕。 實施燃油稅的最直接效果就是汽油漲價。[詳情]
 ■ 國外燃油稅怎麼徵收
  燃油稅普遍被視為是最有效的財政調節手段。按照國際慣例,它是一項以提高油品價格來控制消費總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財政政策,並非僅僅“稅費之間的轉換”。
目前,世界發達國家已經普遍實施燃油稅。[詳情]
 ■ 國外開徵燃油稅的動機
  燃油稅也稱汽油稅,它是對燃油消費者徵繳的一種特別消費稅,它在燃油銷售環節徵繳。在大多數國家,燃油稅一般只對交通、運輸用油採用較高稅率來徵稅,而對農業機械用油、家庭供暖用油及柴油機用油通常採用較低稅率來徵稅。[詳情]
 ■ 一些發達國家開徵燃油稅的基本情況
  (1)德國燃油稅 截止2007年9月,德國的燃油稅標準:柴油每升0.4704歐元,無鉛汽油每升0.6545歐元。此外,所有燃油及燃油稅還需要繳付19%的增值稅。
  (2)荷蘭燃油稅 荷蘭的燃油稅是以消費稅名義徵收的。1995年,荷蘭提高燃油消費稅,每升汽油消費稅調高0.25荷蘭盾。[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