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全市水利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動員會召開,就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重慶市水利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進行安排部署。記者了解到,《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市將實施水利項目1800個,規劃總投資2000億元用於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方案》的&&,既是主動承接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需要,也是加力助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需要,更是破解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需要。”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工程性缺水短板突出,農村供水保障體系尚待完善,水旱災害、病險水庫等風險隱患帶來嚴峻挑戰,河湖生態環境問題長期累積凸顯。解決這些問題迫在眉睫、勢在必行,需要緊緊抓住國家加大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的窗口期,以及重視支持水利的機遇期,乘勢而上,逐個破解。
《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市實施水利項目1800個,規劃總投資2000億元,完成投資1200億元。“實施項目的數量和完成投資的目標,都是立足我市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堅持當前長遠結合,結合水利政策導向,本着‘跳一跳、夠得着’和適度超前原則制定的。”上述負責人稱,《方案》從提升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的三個維度,提出預期實現的3個方面、9項具體指標。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全市已完成各類水利投資153.4億元、同比增長65%,藻渡、向陽兩座國家“150”重大水利工程開工,水利建設投資還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記者 劉翰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