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討班是一次意義重大、內容豐富的“充電”,再次全面梳理了新重慶建設的任務書,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更細更實的要求。
五天時間裏,大家學習、思考、探討、認真謀劃下一步工作……
學員們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建設新重慶,就要做到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轉化為一項項具體舉措,既要有系統謀劃,也要有細化可操作的“施工圖”。
“研討班進一步細化、實化了這張‘施工圖’,有了這張圖,就要加油幹,在火熱實踐中展現責任擔當,實現新的作為。”大家&&,將朝着既定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接續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重慶建設上來,確保説一件、幹一件、成一件。
唱好“雙城記”
——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實現新突破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召開,明確提出把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慶“一號工程”、作為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引領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出新步伐、見到新氣象。
研討班上,“一號工程”再次成為學員們討論的重點。
“新重慶新擔當,雙城經濟圈是總牽引,也是‘發令槍’。”涪陵區委書記王志傑説,將更加奮發有為地落實好涪陵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的“施工圖”,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産業科創、開放合作”三個高地和“城鄉融合、綠色轉型、高品質生活”三個示範區,力爭到2027年形成百億企業超10戶、上市企業10戶,100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00億GDP,1000億工業增加值、4000億工業産值的“十百千”産業和經濟量級,以“七張高分報表”的實幹實績實效努力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示範,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勇挑重擔、爭當排頭兵。
幹好“一號工程”,要明確總抓手。萬州區委副書記、區長聶紅焰&&,萬州區將自覺將萬州工作放到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大局中去謀劃、去推動。將着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建好西部陸海新通道市域輔樞紐;縱深推進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創建,統籌抓好年度21項重大任務、35個重大項目、40項重大政策、49項重大改革、40個重大平台,全面提升區域中心城市能級;加快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三峽庫區經濟中心邁上更高水平,紮實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萬州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文化旅游也是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全市文化和旅游行業將對照“一號工程”,按照“1+10+N”的思路,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工程作為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總抓手總牽引,實施十項行動計劃,加速建設“承千年文脈、鑄人文精神、樹時代新風、強創新品質”的文化強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市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主任劉旗介紹,要按照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建設定位,實施培育世界級休閒旅游勝地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成渝兩地數字文化、智慧旅游共享互通,共同開發巴蜀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同時,聯動開展革命文物、三峽文物、石窟寺等保護利用,統籌共建一批文化旅游重大項目,共同打造川渝一體化宣傳推廣平台,加強成渝地區媒體平台相互鏈結和信息互動。
強化科技創新
——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在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中,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是我們面對的一道必答題。
“我們將堅持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促進産業體系全面升級發展,在國家高質量發展版圖中爭創新地位。”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市科技局以提升産業創新能力支撐現代産業體系為主任務,加快實施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行動,着力推進汽車核心軟體、人工智能等重大(重點)專項,強化企業主體的産學研協同創新,提升産業發展能級;加快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完善育種、孵化、成長、壯大的全周期培育體系,着力發展壯大高質量市場主體;加快實施科技服務業發展行動,打造未來産業科創園,建設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營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璧山區委書記秦文敏&&,聚焦川渝攜手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這項重點任務,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中展現更大擔當作為。具體而言,就是要圍繞打造千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啟動實施“千億集群、百億鏈主、億元規上、萬家創新”四大産業培育工程,落實專班推進機制,季度評選“猛虎獎”“蝸牛獎”,精準發力整車、動力電池、電驅系統、線控底盤、智能座艙等領域,成為具有鮮明辨識度和全國影響力的核心零配件産業基地。
“我們未來將着力推動‘三個聚焦’。”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張洪斌&&,一是聚焦“含新量”,在推動創新發展上取得新成效,搭建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協同培育創新型企業,開展民營企業“龍頭引領”行動,實施“育種”“扶苗”“強樹”計劃;二是聚焦數字化,在推動數字重慶建設上開闢新賽道,開展“渝商數字行”和“渝商數字訓練營”活動,實施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行動;三是聚焦高素質,在建設人才隊伍上展示新作為,實施“新時代渝商培養計劃”,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總之,市工商聯將錨定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形成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改革成果
輔導報告指出,要滾動實施牽一髮動全身重大改革,聚焦財政金融、投融資體制、科技創新體制、服務便民等領域重點攻堅,深化國資國企、開發區和園區管理體制、“畝産論英雄”等改革,形成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改革成果。
南岸區委書記許洪斌對此感觸很深。他&&,改革求變是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關鍵一招,內陸省份改革開放探路先鋒是重慶在西部地區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示範的重要定位。“我們將落實落細市委‘一號工程’,提質提速南岸行動,深入推進以數字化變革為引領的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服務鏈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強化數字賦能基層治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有效盤活閒置資源,推動重慶經開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標杆,放大重慶東站開放樞紐優勢,形成更多具有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以南岸一域之光為新重慶全局添彩。”
參加研討班之前,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勇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經過幾天的學習,黎勇有了自己的認識:數字化改革是帶動人社事業全盤活、拓展人社事業新賽道的“關鍵一招”。
“全市人社系統將堅持數字思維、改革破題,着力推進以數字化變革為引領的全面深化改革,迭代升級‘智慧人社’,以人社西部(重慶)數據實驗室為技術支撐,打造‘數字人社大腦’;圍繞數字就業、數字社保、數字人才人事、數字勞動關係、數字公共服務五大領域,持續拓展就業援助‘一鍵通’‘渝保寶社保直通車’、人才圖譜、英才服務熱力圖等應用場景,健全‘一屏掌控’的數字決策、科學嚴密的數字監管兩大體系,構建即時感知、科學決策、主動服務、高效運行、智能監管‘1+5+2’數字人社體系,不斷提升人社數智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黎勇説。
“只有堅持改革主動才能贏得發展主動。”秀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文森在筆記本上,寫下了自己的學習體會。他&&,秀山縣將堅定不移做好“改革求變”的文章、促進“中心城市”的發展。一是改革認識再深化,把解決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怎麼有利於發展怎麼改,做到全程改革、系統改革。二是改革措施再具體,以建設市級高新區為契機,錨定主導産業發展深化改革,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用更多改革紅利惠企便民。三是改革成果再擴大,深度參與“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區兩群”協作、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整合更多市場資源匯改革之勢、聚發展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