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梁玉泉光儲充換檢一體化站項目,市民正在掃碼為汽車充電。記者 周奇 攝/視覺重慶
投資130億元,佔地面積1200畝,這樣一個“巨無霸”項目今年內將初步建成並投産,預計年産值高達150億元。待明年底項目全部建成並達産後,將形成56吉瓦時新一代儲能鋰電池和22吉瓦時儲能模組生産線的年産能。
這個項目,就是廈門海辰新能源西南智能製造中心及研發中心(以下簡稱海辰儲能重慶基地)。這是重慶首個鋰電化學儲能整裝項目,於去年5月落戶銅梁區。
2月15日,在位於銅梁高新區産業大道的海辰儲能重慶基地建設工地上,施工場面蔚為壯觀——現場有上千名工人在忙碌,挖掘機、起重機、電焊槍等施工機械齊鳴合奏,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海辰儲能重慶基地項目經理滕銓介紹,基地一期一階段在去年底啟動施工,目前生産線廠房、220千伏變電站和基地主體工程等建設項目都在有序推進,今年3月底主廠房將封頂,9月下旬設備開始入場安裝,到年底實現投産運營。
鋰電池儲能是利用鋰電池將電能進行存儲,在需要時釋放的一種電化學儲能技術。它就像是一個可移動的“大型充電寶”,因為不受限於地理條件,能夠靈活運用於各類電力存儲的需求場景,是當前全球重點發展的儲能技術之一。
“儲能産業是一條‘超級大賽道’,儲能電池産品有別於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動力電池産品,它主要應用在電力系統電網儲能,以及家庭和工商業儲能場景上。”滕銓介紹,海辰儲能重慶基地整個項目建成投産後,將圍繞行業聚焦、産業技術、産品布局及産業鏈生態建設全方位推動重慶儲能産業化、規模化發展,加速重慶實現“雙碳”目標和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比如,去年在銅梁城區建成投用的玉泉一體化充電站,就是海辰儲能聯合國網銅梁供電公司開發建設的全市首個大型化學儲能設備應用場景。這個集合了“光伏、儲能、充電、檢測、換電”五類功能的充電站,不僅具備常規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還安裝鋪設了光伏發電板,並由海辰儲能提供的儲能鋰電池裝置對光伏電能進行有效儲存:通過配置2套480千瓦時和860千瓦時的儲能裝置,每天在谷段、平段各充電一次,在尖段、峰段放電,以此實現電網負荷“削峰填谷”,緩解電網供電壓力。
滕銓&&,海辰儲能重慶基地將通過培育儲能鋰電池“研發-轉化-生産-檢測-運營服務-場景應用”全産業鏈,在渝推廣“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三類儲能應用場景,形成儲能鋰電池“重慶品牌”。(記者 夏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