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房貸轉經營貸,不要想得太簡單了

  “個人房貸轉經營貸,利率低、期限長、放款快。”近期,一些貸款中介宣稱可以幫助個人購房者將高息房貸轉為低息的經營貸款,大幅度減少利息支出,讓不少市民心動。

  房貸轉經營貸真有中介宣稱那樣好嗎?近日,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並採訪了金融監管部門。

  中介扎堆“推銷”

  最近10來天,市民張小姐至少接到了5個貸款中介人員的電話,對方的目的只有一個:“推銷”房貸轉經營貸業務。“他們説,如果想要降低房貸利息,可以把房貸置換為經營貸。”張小姐説。

  事實上,有張小姐這種經歷的人不在少數。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數十名親朋好友及市民了解到,最近,他們中不少人接到過貸款中介“推銷”房貸轉經營貸業務的電話或短信。

  除了電話和短信,網絡也是貸款中介“推銷”房貸轉經營貸業務的主要渠道。在百度搜索欄輸入“重慶經營貸咨詢”“重慶房貸咨詢”“重慶房産抵押咨詢”等關鍵詞,可找到大量貸款中介資訊。這些貸款中介大多打著銀行助貸服務機構、商務資訊咨詢公司、企業管理咨詢公司等旗號,宣稱可以做經營貸等貸款業務。記者找到一家自稱某銀行助貸中心的貸款中介電話,向其業務經理咨詢能否將個人房貸置換為經營貸時,得到了肯定答復。

  這名業務經理表示,本來,只有企業主或個體工商戶才能申請經營貸款,但他們可以通過“合理合規”的“一條龍”服務,幫助記者把房貸置換為經營貸。

  具體操作流程是:他們先幫助記者辦理公司營業執照,然後再利用營業執照和記者按揭房的房産證明,向另外的銀行(非之前為記者提供房貸的銀行)申請經營貸款。待新的貸款獲批後,記者再向提供房貸的銀行申請提前還清房貸,解除房産抵押。最後,記者再用房産在審批經營貸款的銀行作抵押,就能順利拿到經營貸款。對方稱,這種方式速度很快,從還清房貸到拿到經營貸款,一般只需10來天。

  這名經理還透露,他們能為記者把經營貸款年利率做到3.6%,遠低于記者目前5.5%的房貸利率。同時,還能讓銀行把原本只有3年的經營貸款期限,一次性審批20年。今後,記者只需每3年去銀行簽一次合同即可。

  “如果你提前還房貸的資金不足,我們還可以墊資。你拿到經營貸款後,就可以償還我們的墊資款。而整個過程,我們只一次性收取經營貸款審批金額1.5%的手續費,以及所墊付資金的利息。”他説,測算下來,手續費和墊資的利息並不多。

  他舉了一個例子:假如他們墊資60萬元,則手續費為9000元,10天的墊資利息大約為8000元,共計1.7萬元左右。而這筆費用,記者在成功將房貸置換為經營貸後,1年多時間就能通過節省的利息彌補回來。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貸款中介宣稱的墊資收取的日利率,一般在萬分之一以上,有的超過萬分之五;收取的手續費為經營貸款金額的1.5%—2%不等。借款人因此付出的成本並不低。但普遍以利息低、手續費不高、放款快、貸款期限長等為“賣點”,鼓吹把房貸置換為經營貸的“好處”。

  低利率引得不少人心動

  這些“好處”,讓不少有房貸的人心向往之。

  上周末,家住江北區石馬河街道保利香雪小區的李小姐跟幾個朋友一起聚餐時,有了將房貸置換為經營貸的想法。

  當時,有人在飯桌上表示,他所在公司專門做貸款中介服務,與各家銀行都有很好的合作關係。他有辦法幫助在座的人將房産進行二次抵押,把房貸置換為經營貸。置換以後,貸款年利率只有3.5%左右,比房貸利率低一大截,可以少付很多利息。

  同時,他還熱情地為李小姐等人介紹了房貸轉經營貸的流程,測算了能夠節約的利息金額,讓李小姐大為心動。回家後,她和丈夫商量,很快就作出了決定。第二天,他們就去找了這名貸款中介人員。目前,他們正在走“第一步”,也就是辦理營業執照。

  李小姐還透露,當晚聚餐的8個朋友中,有一半的人和她一樣,當時就計劃將房貸置換為經營貸,以減少利息支出。同時,她身邊的一些親戚和熟人,也對房貸置換為經營貸産生了興趣——要麼打算向中介咨詢,要麼已經與中介簽了協議。

  與李小姐等人相比,在某互聯網公司上班的市民蔣先生則快了一步。5天前,他的經營貸款已經審批下來了,目前,他正在排隊提前還房貸。

  “2020年我貸款買房時利率上浮了20%,目前房貸利率超過5.5%,月供超過5000元。利率太高,非常不劃算。”蔣先生算了一筆賬:買房子總共貸款70萬元,20年需支付逾45萬元利息。這筆貸款如果置換為利率只有3.5%的經營貸款,則20年利息總額只有26萬元左右,兩者相差近20萬元。即使算上給中介的2萬余元手續費及墊付的資金利息,也還是劃算的。

  重慶大學教授廖成林認為,當前重慶各銀行首套房房貸利率僅有4%左右,二套房房貸利率也基本上在4.9%左右。而在幾年前貸款買房的人,其房貸利率大多處于5%—6%的高位。這種情況下,部分人就會想方設法去降低利息成本,讓中介紛紛覺得其中有利可圖。

  風險不容忽視

  不過,針對“日漸火熱”的房貸轉經營貸,金融監管部門卻提醒市民要注意防范風險。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頻繁推介房貸轉經營貸業務,相關操作對于借款人來説隱藏著違約違法隱患、高額收費陷阱、影響個人徵信、資金鏈斷裂、侵害個人信息安全等風險。”重慶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首先,根據相關監管規定,經營貸須用于生産經營周轉,貸款合同也會明確約定貸款用途。但在“轉貸”操作下,貸款資金並未用于生産經營周轉。借款人將因此承擔違約責任,不但可能被銀行要求提前還貸,個人徵信也會受到影響。

  而在經營貸辦理過程中,不法中介宣稱可以提供辦理各項材料的服務,“幫助”申請貸款,其實是通過偽造流水、包裝空殼公司等手段獲得申請經營貸資格。此行為涉嫌騙取銀行貸款,借款人有可能因此被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其次,不法中介宣稱的所謂“轉貸降息”,要先結清住房貸款,再以房屋為抵押辦理經營貸。他們為牟取非法利益,往往會慫恿借款人使用中介的過橋資金償還剩余房貸,並從中收取墊資過橋利息、服務費、手續費等各種名目的高額費用。借款人“轉貸”後的綜合資金成本,有可能高于房貸正常息費水準。即使最終申請經營貸失敗,借款人仍要承擔上述費用,同時還將承擔高息過橋資金的還款壓力。

  再次,經營貸的期限較短,還款大多要求本金一次性償還。借款人若無穩定的資金來源,貸款到期後就不能及時償還本金。此外,如果經營貸申請失敗,原住房貸款結清後無法再次申請,借款人可能會陷入難以償還過橋資金的困境。這些情況均有可能導致借款人出現資金鏈斷裂風險。

  最後,借款人“轉貸”需要將身份資訊、賬戶資訊、家庭成員資訊、財産資訊等相關重要資訊提供給中介。部分中介獲取其個人資訊後,為謀取非法利益可能會泄露、出售相關資訊,侵害其信息安全權。

  鑒于此,重慶銀保監局提醒市民,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認清轉貸操作的不良後果和風險隱患,尤其要警惕不法中介隱瞞不利資訊、只談誘人條件的虛假宣傳。同時,要合理評估個人或家庭實際情況,若有提前還貸或者其他金融業務需求,應向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咨詢了解。簽署貸款合同時,要認真閱讀條款,重點關注利率、費用、權利義務、風險提示等重要內容,謹慎對待簽字、授權環節。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36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