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今年目標:全市糧食産量216億斤以上

  2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全市農業農村委主任會議上獲悉,今年重慶“三農”工作將聚焦抓好糧油生産等8項重點任務。

  去年,重慶“三農”工作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070萬畝,蔬菜、水産品産量創歷史新高,生豬出欄量時隔8年再次站上1900萬頭關口,打造産業幫扶基地5.6萬個,發展特色種植基地1624萬畝,特色産業覆蓋90%以上的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獲批創建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4個、現代農業産業園2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1個、農業産業強鎮5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發展平台累計達到50個。

  今年重慶“三農”工作的8項重點任務分別是,抓好糧油生産、加強“肉盤子”“菜籃子”産品保供、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産業、築牢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統籌推進鄉村振興任務。

  其中,在抓好糧油生産方面,今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目標是3012.2萬畝、216.1億斤以上;擴種油菜40萬畝,油料作物總面積達到560萬畝;新增大豆9萬畝、達到170萬畝,實施大豆帶狀複合種植50萬畝;同時加強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産物資調運儲備。

  在加強肉類、蔬菜産品保供方面,今年我市將持續壯大榮昌豬産業集群,努力擴大牛羊等草食牲畜生産,穩步推進禽、兔、蜂等特色畜禽發展,促進肉類供給多元化;聚焦蔬菜、畜禽、魚蝦等重點品種,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智能溫室、標準化養殖場,分層分類打造一批示範基地。

  在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産業方面,今年我市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於産業發展的比重將確保超過60%,重點用於支持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引進培育效益高、可持續、群眾盡可能多參與的富民産業,支持脫貧地區大力培育品牌農産品。

  此外,我市今年還將強化設施裝備支撐,穩步提升耕地質量,研發推廣農機裝備,築牢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培育壯大農業市場主體,注重開發農業産業新功能、農村生態新價值,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推動創新平台建成,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以農村“三變”改革為抓手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進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建設,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創新鄉村治理機制,統籌推進鄉村振興重點任務。(記者 蘇暢)

編輯: 鄧婷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33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