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綠色通道、在線問診、臨時帳篷 重慶積極保障群眾就醫

  11月13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綜合辦印發《關於在中心城區全域協同防控中進一步做好社區服務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保障群眾及時就醫和緊急外出等需求,對孕産婦、急難危重病人及其陪護人員無條件放行。我市各大醫院如何保障群眾就醫?14日,重慶日報記者對市內部分醫院進行了走訪。

  醫院設置綠色通道

  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就醫

  “多虧了你們,才救回父親的命。”14日,患者譚偉(化名)的子女對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連聲致謝。

  12日晚,55歲的譚偉不小心從高處墜落,救護車將他緊急送到市人民醫院。

  “送來時,患者病情很危急,經檢查,患者為特重型開放性顱腦損傷,右側多根肋骨骨折,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吳南説。

  當時,患者的24小時核酸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因患者急需手術,醫院立即開啟綠色通道,閉環轉運至神經外科緩衝病房,迅速進行術前準備。之後,醫生連續做了兩種手術,清除多個部位顱內血腫,讓譚偉轉危為安。

  “醫院設有綠色通道,對急危重症患者,由醫護人員引導通過綠色通道就診,無論有無核酸檢測證明,均先行救治。”市人民醫院醫務處副處長沈凱説。

  記者了解到,除了市人民醫院,我市多家醫院都設置了綠色通道,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就醫。市婦幼保健院的綠色通道由專門的醫護人員引導,對孕産婦同步開展核酸採集和孕檢診療。重醫附屬兒童醫院設置了患兒搶救綠色通道,對於危急重症患者,該院設有搶救綠色通道,無論有無核酸證明,均先行救治。

  在線問診、藥品郵寄

  互聯網醫院為就醫提供便利

  “謝謝你們,因為遇到你們,孩子又多了一份生機!”14日,重醫附屬兒童醫院互聯網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憲瑩收到了四川遂寧患兒家長蔣青(化名)的暖心回復。當天,蔣青收到了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為其兒子郵寄的救命藥,特在互聯網醫院網上留言&&感謝。

  5個月前,蔣青4歲兒子在重醫附屬兒童醫院被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現正在環孢素治療中,每個月都需要到重醫附屬兒童醫院檢查並開藥。

  眼看藥快吃完了,可重慶疫情嚴峻,怎麼辦?11日,蔣青在重醫附屬兒童醫院互聯網醫院向憲瑩發起了在線問診,並提交了在當地醫院檢查的結果。在詳細問診後,憲瑩開了處方,經審核後,由醫院病員服務中心將藥品郵寄給蔣青。

  據了解,為保障患者日常就醫需求,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在互聯網醫院中設置內、外科33個專科,共310名醫師持續在線服務,提供在線復診、續方、藥品配送等各項服務,解決疫情防控期間患者買藥難、復診難等實際問題。市民搜索“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公眾號”,即可進入該互聯網醫院。

  此外,該院還緊急與重慶各區縣醫療機構開啟聯合診療通道,即患兒選擇居住地附近的聯合醫療機構,直接前往就可以申請兒童醫院遠程門診,兒童醫院專家在線上“面對面”問診。

  據了解,除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外,重醫附一院、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等多家醫院的互聯網醫院也正常運行,為患者就醫提供便利服務。市民只要關注上述醫院的公眾號,即可進入相關醫院的互聯網醫院。

  搭建臨時醫療救治帳篷

  保障居民就醫

  除綠色通道、線上問診外,我市一些醫院還想方設法為患者提供貼心服務。

  “保持傷口潔凈乾燥、隔天再來換藥喲。”14日上午,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封控區患者臨時醫療救治帳篷內,急診醫學科醫生羅麒在為一名老人換藥後,耐心地叮囑道。

  這頂臨時醫療救治帳篷位於急診醫學科外的露天停車場,是醫院專門為高風險區和封控區內需規律治療的門診患者搭建的,可為他們提供採血檢查、注射、換藥、拆線等醫療服務。

  “在醫院多部門通力配合下,臨時醫療救治帳篷10日傍晚就搭建完成並投入使用。”該院急診醫學科副護士長李進説。

  “由於接診的都是高風險區和封控區內需規律治療的門診患者,我們每次在處置病人前後,都按要求做好帳篷的消毒工作。”該院急診醫學科科主任楊梅説,“這些患者直接在臨時帳篷內及時就醫,減少了感染風險。”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128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