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意見支持區縣建設一批特色科創&&

  11月9日,記者了解到,為發揮科技創新在區縣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全面提升全域科技創新能力,市科技局正式&&《關於支持區縣科技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將支持區縣打造一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特色科技創新&&,到2025年,“一區(縣)一&&”科技創新形態基本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聯動協同的區縣創新發展格局將初步顯現。其中,高新區布局將更加優化,對全市工業總産值的貢獻將超過30%。各區縣將共同培育科技型企業4.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8000家,各區縣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礎在區縣,活力在區縣,難點也在區縣。”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工作部署,市科技局將立足區縣資源稟賦、産業特徵、科技基礎,統籌引導區縣做強優勢和特色,實現錯位、差異化發展,構建主題鮮明的區縣創新發展格局。

  比如,聚焦科技創新主題,打造一批引領性、特色化科技創新&&。其中,升級打造巴南重慶國際生物城、榮昌國家畜牧科技城;加快打造渝中軟體産業園、涪陵慧谷湖科創小鎮、雲陽小江科創城;推動渝北加快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支持忠縣、豐都等創建國家創新型縣,引導有條件的區縣謀劃打造特色科技創新&&。提升重慶高新區和璧山、榮昌、永川等國家高新區發展水平,支持銅梁、潼南、涪陵、大足、合川、綦江等市級高新區積極創建國家高新區。

  加強産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推動産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支持有條件的區縣聚焦智能科技、生命科技、低碳科技三大重點領域,圍繞工業軟體、電子器件、智能製造、大數據、生物醫藥、食品健康、現代農業、綠色能源、生態環境、節能減排等10個産業方向,構建産業技術創新體系,探索市區(縣)聯合、政企聯合等多方協同聯動機制,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集中謀劃實施一批重大專項和重點專項,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深入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加快構建科技型企業鏈式培育體系,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發揮市級引導區縣科技發展專項資金作用,強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財稅金融政策的激勵引導,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規模。

  遵循企業成長規律,聚焦重點産業領域,完善科技創新基金體系。在重慶市産業投資基金基本框架下,組建重慶市科創培育基金,打造覆蓋科技企業培育周期“全鏈條”基金體系,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向區縣創新。支持有條件的區縣組建相關子基金,加大基金支持力度,發掘支持處於“最初一公里”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科創企業,着力支持重大項目、重點項目落地。

  完善人才發展、激勵機制,優化人才服務舉措,實施“重慶英才計劃”等重點人才計劃,開展“科技專員興企業行動”計劃,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壯大科技人員隊伍,服務區縣科技創新。完善“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機制,探索開展“飛地建園”“機構共建”“人才協作”等多種形式合作,提升協同創新能力。(首席記者 張亦築)

編輯: 葛琦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1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