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巴南區渝南大道D段南段項目二期工程現場,工人正在捆綁鋼筋。
渝南大道D段南段項目是市級重點工程,全長約5.874千米,起點接渝南大道D段末端,終點至繞城高速與渝赤敘高速互通立交處,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已竣工通車,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60%。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2022年已進入倒計時階段,面對“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任務要求,如何全力奮戰、抓出工作新成效,成為當前全市工作的重心。
兩江觀察注意到,近來全市各區縣開啟加速模式,快馬加鞭促發展——萬州召開工業強區大會,潼南召開奮力完成全年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推進會議,兩江新區召開黨工委會議要求各部門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合川召開全區企業復工復産工作部署會議……
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趨穩,但仍然面臨新的壓力和考驗。隨着高溫乾旱告一段落,各區縣在有序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抓重點、抓主體、抓終端,推動經濟發展,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抓重點 讓項目快起來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面對千頭萬緒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眉毛鬍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必須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抓重點、抓關鍵,讓項目建設快起來,形成實物量多起來。
基礎設施項目是穩投資、穩增長的關鍵支撐。位於南岸區的重慶東站是全國在建最大特等高鐵站,總建築面積122萬平方米,將引入渝湘、渝昆等5條高速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有8層(含旅服夾層),今年5月全面進場施工。目前,有近5000人奮戰在工地上,預計到今年底,東站站房樞紐主體結構將建到第5層(出站換乘層),力爭建至第6層(站&層),為2025年與渝湘高鐵同步建成打下良好基礎。
位於沙坪壩區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也如火如荼。園區內的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項目建設有了新進展,主體結構已於日前完工。項目總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集“物流+貿易+産業+金融”多位一體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助力沙坪壩打造開放引領示範區,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
前不久,涪陵龍頭港鐵路專用線二期項目正式開工,與正在建設的一期項目齊頭並進、抓緊施工。作為重慶市四大樞紐港之一的重慶龍頭港,是一個鐵公水多式聯運港口。龍頭港鐵路專用線建成後,將進一步發揮龍頭港樞紐功能,強化與鐵路運輸的有效銜接,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骨幹樞紐和交通平台,助力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
實體經濟是構築未來優勢的根基。兩江新區作為全市現代産業的“主戰場”,大力推動電子信息産業項目形成實物投資量,“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正加速形成。比如,位於兩江新區的銳石創芯MEMS器件生産基地新建項目,佔地面積120畝,總投資22億元。其中一期投資約8億元,項目核心廠房由晶圓廠和動力站組成,建築面積共2.65萬平方米,將建設4G/5G用MEMS濾波器芯片生産基地和封裝測試生産基地。目前,250多名工人正在一線加緊施工建設,預計2023年11月竣工交付。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提高兩江新區及重慶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整體實力。
戰新産業中的“關鍵變量”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巴南區作為帶動全市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的核心引擎,正積極推進生物醫藥産業項目。日前,巴南智睿生物醫藥産業園宸安項目一期完工投用。該項目佔地約23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總投資23億元,計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主要建設胰島素研發生産基地。據悉,宸安項目已建成兩個具備10噸發酵規模的原料藥生産車間,以及製劑灌裝車間和質量中心,可實現年産3000萬支胰島素類似物成品,年産值達30億元以上,助力巴南進一步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産業。
抓主體 讓企業忙起來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串聯着供需兩端。企業發展好,經濟發展才會好。抓主體就要抓大不放小,既抓龍頭企業,又抓中小微企業,讓各類企業忙起來,保障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正常運轉。
積蓄持續增長新動能。位於萬州區的重慶市九龍萬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當地的龍頭企業。公司克服了疫情、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諸多困難,全力以赴搶工期、趕進度,今年初基本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氧化鋁項目。如今4條生産線全部達到設計産能,産品質量均達到國家特優級標準。此外,該企業還在加快推進二期産能置換項目前期工作,力爭9月開工建設,加快打造特鋁新材料産業集群。預計到今年底,公司有望銷售氧化鋁22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以上、稅收達到2.7億元。
充分挖掘潛在産能。位於榮昌區的重慶尚上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服飾設計、開發、生産、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生産企業。前段時間受高溫極端天氣錯峰用電影響,企業産能受限。為此,尚上服飾提前購置安裝了25&自動化模板機,並採取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産方式提高産能,千方百計把耽誤的工期奪回來。同時,在區人力社保局大力支持下,企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優勢,加緊從市內高校招聘了200名職工投入到生産線。企業還增加10輛物流運輸車輛,以保證原材料供給穩定。目前企業産能較平時提升近30%,向全年8000萬套的目標任務衝刺。
抓技改促産能提效益。位於萬州區的重慶湘渝鹽化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大型井礦鹽和聯鹼生産基地,擁有120萬噸鹽、70萬噸純鹼、70萬噸氯化銨生産能力,今年1—7月實現産值16億元。8月中旬,公司響應號召停産讓電於民,在正常供電恢復後,公司各條生産線開足馬力運行生産。作為今年市級重大項目之一,湘渝鹽化煤氣化節能技術升級改造項目有望在今年底前建成投用,公司預計今年的産值會突破26億元,利潤超過6億元,順利實現全年目標。
滿産達産強帶動。位於大渡口區的重慶秋田齒輪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小模數齒輪行業的領先企業,産品遠銷美國、日本、歐盟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和德國寶馬、日本本田等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在恢復工業用電後,企業開足馬力,加緊生産,盡最大努力滿産達産、爭取超産,帶動本行業全産業鏈復工復産,為經濟穩增長貢獻力量。
抓終端 讓市場活起來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拉動作用突出。抓終端就要強化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充分釋放潛在消費,讓市場活起來。
作為國家首批培育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慶的消費實力一直在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7000億元。9月1日,重慶還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2022“愛尚重慶 渝悅消費”汽車惠民消費季活動,聯動近200家汽車經銷商,圍繞汽車消費熱點,在國家對車輛購置稅減半等政策加持下,進一步疊加車購稅補貼、置換補貼、車險贈送、金融貼息等,多舉措激活消費市場活力,點旺汽車消費市場。
渝中區立足自身商貿大區優勢,着力豐富消費供給,促進消費升級,進一步形成新型消費的先行地和策源地。近日,“愛尚重慶 樂享生活”2022渝中仲夏消費狂歡節圓滿落幕,拉動消費近5億元。此前,龍湖時代天街E館正式發布亮相,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建成投用。屆時,時代天街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單體商業。接下來,渝中將商圈建設作為引領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做靚“最前沿”時尚消費、“最山城”地標消費、“最重慶”特色消費、“最潮流”國際消費四張名片,着力提升城市消費活力。
江北區正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為目標,加速構建觀音橋國際知名商圈目的地。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江北組織開展了“心動生活在江北”系列活動,發放超百萬元江北消費券,打造新消費場景,點燃了消費熱情,讓消費者“嗨”起來,市場“火”起來,經濟“活”起來。同時,觀音橋商圈將加快對遠東百貨、金源不夜城等傳統商業模式的改造升級,突出科技感,打造年輕范,增加消費吸引力。
永川區立足於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目標定位,已建成商業步行街(商圈)4個、5000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6個、市級特色商業街1條,夜市街區4條,正在進一步從優化消費環境、豐富消費業態、提升消費品質、增加消費能級等方面全面發力。比如,華茂中心作為永川的標誌性建築和城市名片,聚集了商家200余家,以夜市經濟為主的餐飲、酒吧、娛樂、休閒類業態佔比超過50%。此外,投資近300萬元的華茂夜生活升級版將於今年10月左右亮相,將為本地市民和外來游客提供業態更豐富、功能更完善、沉浸式體驗更深刻的夜經濟場景,助力永川建成川南渝西最具影響力的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